江爸想說,電影院旁邊還有塊不小的地,大隊書記像是知道他要說什么似的,說“電影院旁邊的地,年輕愛國和愛紅家跟我定去了,再說,那也是大房二房的聚居地,即使不給愛國愛紅,你難道要住到大房二房那里去嗎”
他又勸江爸“你要覺得地勢矮了,就加高一點嘛,又不是不讓你加高”
可加高地勢,說的輕松,實際上沒有個七八千塊錢,兩畝地的地勢,哪里是說加高就加高的
江爸也不是傻子,沒有遇到過大水,真正發洪水的時候,他家現在住的地方地勢比下面的那兩畝地,高四米,可那些年發大水,水位都淹到他家防水高臺的石梯上了。
大隊部確實就在他家田地的平行的位置,也就是后面,可大隊部與他家兩畝地之間門,隔了一道進村的大路,大隊部實際地勢也比他家田地高米多,而且大隊部本身就是磚石結構,下面又加高了。
別的不說,就大隊部隔壁的人家吧,地勢原本就比江爸的兩畝地高兩米了,光是防水高臺,就有兩米高。
有人可能疑惑,人家能建兩米的防水高臺,你不能建嗎
可山地地勢,是呈梯形下來的,哪怕他們這里已經距離山腳隔了一大片山地農田了,可它依然淺淺的斜坡下來的,走在路上向上看,這幾乎人家的防水高臺確實有兩米高,但實際上他房子的宅基地,是完全沒有加高的,只是在建院子的時候,用石頭壘的與他家房子的門檻一樣高,用土填平,既是菜園子,又是防水高臺。
可江爸如果用這兩塊地做宅基地的話,那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塊地,已經不屬于山勢斜著下來的山地,二十余河灘的灘地。如果不是江爺爺這一代人,為隔洪水,用他們的肩膀生生在這里挑了一段堤壩,連接水電站和許家村,這兩畝地,就是實實在在的河灘地。
水電站雖然還在更下面,但位置卻在大隊部的更后面,地勢更高,比江爸這兩畝地高有十幾二十米,哪怕大隊部被淹了,都不會淹到水電站。
村里不是沒有像這兩塊地,當宅基地的人家,比如大房的江月琴家那一塊,就有山地不夠,房子往下建的,可大房那邊的地勢也比這邊高的多,最多也就是在正房下面加個半米、一米,當防水層用,平時下面都堆滿了柴火和煤球,一般的小洪水,都不會淹到那里去的,除非是那種十幾二十年一遇的超大洪水,這一層的防水層,才會起作用。
江爸如果用這兩畝地來建房的話,起碼要在正屋下面,還要建一個四米的地下室,當做防水層,也就是說,至少要建層樓,一樓雖是在地上,卻還是要當地下室用,二樓和樓,才能正常住人。
還有個問題是,在這里建房,地基基本上年年都要泡水,所以地基一定要打的非常結實耐用,而且人家的一層還能當倉庫,他家的一層,連倉庫都當不了,只能當防水層,還要年年進水。
對了,如果做成院子,院子也只能當菜地用,想種些樹呀花的,也不行,一場不需要多大的水,就能將這些果樹啊花的,全部淹死。
江爸說自己回去再考慮一下。
大隊書記淡淡地說“現在要么就村頭,要么就村尾,就這么兩塊地方,要么就把你家老屋扒了重建,你自己回去考慮一下吧。”
江爸回去和江媽說了大隊書記的話,氣的江媽大發雷霆“他放屁我看他就是不想我們家好狗屁的兄弟倆必須住一塊我看你爸和小叔爺爺沒住一塊也沒怎么樣嘛那塊地當宅基地,多花一萬塊錢都打不住,至少得一萬二,以后各種麻煩也不知道有多少”
江爸無奈地說“那你說怎么搞我之前看中的那塊村中心的地,被分給愛國愛紅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