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江檸可是從小到大,村里有名的憨人,哪天路過江家,不聽到她父母說她笨的跟豬一樣笨的跟鵝一樣
這小姑娘從小到大,除了嘴巴甜一點,好像是不多聰明,這樣都能考上京大,她那個一哥,更是從小到大就沒聽說過什么聰明名聲,兄妹兩個成績都一般,都能考上大學,他們的兒子這么聰明,還能考不上
“他家的三個兒女是人,你們也是人,人家能考上,我就不信我的兒女考不上”
他們很多人都認為,江家三個兒女能考上兩個,不是因為他們有多聰明,只是因為江爸給他們讀書了而已,不然之前那么多年,也沒聽說江柏成績多好,江檸成績多好。
他們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哪知道晚上新聞聯播結束之后,縣臺突然花了三十分鐘,專門播放吳城吳中的宋培風和吳城一中的江檸分別考上清大和京大的事。
這個時間點,臨河大隊的人,都在看z省臺的包青天第三部。
江姑姑的婆婆,突然激動的從隔壁的陽臺探出頭來喊“小鳳小鳳你快來看,你哥哥外甥女上電視了”
江姑姑和她公婆因為白天要看店買東西,根本沒有時間看電視,只有到了晚上,關門收攤了,才能看一會兒。
江姑姑房間的電視,這個時間段基本都被一雙兒女霸占了,想看新聞之類的,根本不可能。
可她公婆是要看新聞和天氣預報的,當下就看到了市電視臺的新聞六十分,又在調臺的時候,看到了吳城縣電視臺對江檸、宋培風的專訪。
說是兩個人的專訪,實際上更像是江檸一個人的專訪,因為宋培風的采訪非常的簡短,說了一些學校老師、同學對他的評價,說了一些競賽時的趣事,連他爸媽都沒有出境。
但江檸就不同了,首先,江檸本身的經歷,就更具故事性和傳奇性。
記者的采訪雖然是從學校開始采訪,但剪切好的成片,卻不是如此,而是記者們在得知了一中的江檸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獎后,他們先是去學校采訪,卻沒有見到江檸本人,于是,記者終于等到了年初四,才等到從冬令營回來的江檸,剛好學校領導們為江檸送獎學金,于是,一行人開車面包車來到江檸所在的臨河大隊江家村。
電視節目的后面的背景音,就是記者的聲音,說“我們一路開了三個多小時,終于快要到達臨河大隊時,卻在山澗鄉,遭遇到一道山澗溪流,將路斷絕,沒有橋的情況下,聽江檸說,只能淌水過去。”
接著是吳記者采訪江檸的畫面“這水這么冰,這樣淌水過去,不冷嗎”
畫面中,是江檸淺笑著淡然的回答“淌習慣了。”她一邊脫鞋卷褲腿,一邊跟記者們介紹“初中有時候沒錢過渡口,就只能從這邊繞路,不光是我一個人這樣淌水過山澗,這十里八鄉,只要是住在山澗這頭的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幾乎都淌過水。”
她脫好鞋子后,江爺爺也要脫鞋,卻被江檸止住,對記者說“我爺爺干了幾十年的守林員,不論春夏秋冬,每天都要巡山,防止有人偷獵、偷樹、亂砍亂伐,也防止山林著火,秋冬季節秋深露重,爺爺年輕時日子過的苦,沒兩件衣裳,褲子在山林里被露水打濕也沒的換,得了老寒腿,碰不到冰水。”
她強硬的蹲到不愿意讓她背的江爺爺面前,一把將骨瘦嶙峋的江爺爺背起,背著江爺爺淌過山澗清澈又冰涼刺骨的溪水。
畫面上出現江檸背著爺爺淌水的背影。
電視機前,看到這一幕的人,沒有人不動容。
一個孩子成績好,人們還希望她有美好高尚的品德,這很難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但孝順,卻是最好的展現方式。
之后是他們艱難想辦法過山澗的場景。
這一段充分展現了,江檸所在的村子的偏僻,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