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想法一直一直的在江媽腦中盤旋,已經形成了一個執念,江松的出現,讓她的執念
徹底的有了一個宣泄口,又過了這么多年,她期盼了幾十年,終于和大兒子住到了一起了,哪怕她過的不開心,真讓她回去,她也不愿意回去,仿佛這樣,她就能證明跟大兒子養老,會過的很好,能證明這么多年她都沒錯,她是正確的一樣。
哪怕她心里無比的想念和江爸兩個人在家待著大孫子和小孫女的生活,又自在又舒服,身邊都是熟悉的人,耳邊聽到的都是熟悉的鄉音,自己也能掙錢,腰桿子挺直。
哪像現在,大兒子想起來了,就塞給她一兩千塊錢,想不起來,半年都不一定能給她錢,她自己也掙不到錢,周圍都是陌生人,就連玥玥都只能一個星期才回來一次。
江媽過的無比的苦悶。
而且,她想回去也是不容易的,川省到老家沒有直達的火車,還要轉兩趟車,她大字不識一個,怎么轉車她都不會轉,怎么買票她都不會說,在深市生活那么些年,她都沒學會說普通話,五六十年的鄉音,又豈是她想改就能改的,哪怕她很努力的說普通話了,可實際她說出來的依然是老家的土話,別人根本聽不懂。
川省到老家,一千八百多公里,總路程超過三千多里路,她一個六十歲的老太太獨自回家鄉,路上丟了都不知道回去的路
沒有江爸在身邊,江媽也怕。
這么多年,她已經習慣了依賴江爸,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在心底無比的懊悔自己少女時期,沒有好好上掃盲班的課,就連江爺爺那個年紀的人,小時候都上過掃盲班,把常用字都認識了,她愣是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什么字都不認識,這種只能事事依靠他人的感受有多難受,真的只有她自己知道。
想讓江松送她回去,江松滿臉都是不耐煩“你在這住的好好的,回去干嘛再說了,我哪有時間送你回去媽,你在這又不讓你做什么事,每天就看看電視,跳跳廣場舞。”
江松是真的不解,他覺得江媽在他這里的日子過的是真的很快活,也是真心想給江媽養老,不明白江媽偶爾提出想回老家到底是為什么。
有時候江松也知道,江媽大概是無聊了,也提議“你要是覺得無聊,要么就去我工地上,管管食堂的事。”
他覺得,江媽做了那么多年的盒飯和快餐生意,管個食堂總會的吧
可食堂現在是徐雪蝶的地盤,本來天天在家里,就夠受婆婆的氣了,再白天也天天見,那她還不得瘋啊,好不容易江媽去了食堂幾天,那真是處處看不上眼啊,回來就打電話給江爸吐槽“我的天啊,就她這樣還做盒飯,菜都不洗,直接切了就燒,那哪里能吃啊還有那肉,水沖一下就直接燒,盤子都洗不干凈,就這么還做食堂”
江媽看不順眼就說,天天在徐雪蝶耳邊念,徐雪蝶就裝作聽不懂,江媽就跟江松說,江松向來是不管這些事的,說的他也煩,就跟徐雪蝶說,讓她把食堂的事情管好,別再有這些事來煩她。
可江媽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己熟悉的事,別的她不懂,可搞吃食的衛生問題,她是最懂不過了,無論徐雪蝶怎么改進了,江媽都不滿意,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衛生問題,折磨的徐雪蝶也快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