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貢獻是一方面解決了我國糧食自給自足的難題,另一方面又使全世界“饑餓的威脅在退卻”,并引領了一場全球性的新的“綠色革命”。
建章宮。
劉徹還沒從上一句一連串的陌生名詞中反應過來,就被這一句新蹦出來的話整得差點失態“什么玩意兒”
有些詞聽不懂沒關系,但是他能聽懂糧食。
大漢現下有十三個州郡,全國人丁約為5000多萬,所需口糧無算,這個“袁老”竟然能解決全國性的糧食問題。
這特么是神仙吧
豬豬陛下雙眼放光想要
秦庭。
嬴政同樣觸發關鍵詞,不過他還想到了更深的一層。聽仙人話里的意思,這個“世界”的范圍明顯比“我國”要大,使全世界饑餓的威脅退卻,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偉力
神仙也不過如此吧
不得不說,修仙二人組在某些時候腦回路真是驚人的相似。
農家俠魁激動得手都抖了,同弟子說話的聲音直發顫“糧食竟然有那樣好的糧食天上也承認我農家了嗎”
仙人說得明白,這位袁老得到了什么國獎,他不是很懂這些仙人言語,但看字辨義,冠以國名的褒獎,只能說明,農家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好啊好啊
“吾道不孤”
唐宮。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如果,如果這個人能為我大唐所用”
長孫皇后握緊他的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二哥莫急,且看仙人怎么說。”
可是同任何科學研究一樣,雜交水稻的發現也并非一帆風順。
畫面隨著聲音轉換,水鏡中出現一畦畦的稻田,一個穿著樸素的中青年男子帶著草帽走下稻田,一行行觀察著田中的稻穗,不時伸手捻起一穗仔細察看。
諸天萬朝的農人發出驚嘆“這稻子長得真好啊”
“仙人穿的衣服和我們的好像不一樣啊”
“是不一樣,不過看起來很方便。”
“仙人也要跟我們一樣下田嗎”
“可能吧,天上也要吃飯呢”
當袁老決意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作為自己的攻關方向時,就必然面臨挑戰。大家可以看到第二節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
水鏡上出現幾排簡潔的文字。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雜交稻無優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鷹醬的大學教科書里的。
而且當時我們的教學大綱都是學隔壁老大哥,生物課本上學的就是米丘林和李森科的遺傳學說,然而這倆卻是學術騙子,根本不承認基因的決定作用,而老大哥呢為了占據學術制高點,幫著他們遮掩,繼續鼓吹錯誤的學說,坑自己不說,還把我們國內的生物研究帶歪了。
等等等等
嬴政眉心微蹙:仙人說的什么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