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
一口氣沒說過來的李世民又裂開了“稚奴也干了扒灰的事”長孫皇后也滿臉震驚“稚奴平日看著乖巧伶俐,怎么會”等等,帝后二人對視一眼“李隆基的爺爺是稚奴”那承乾呢難道又出了個玄武門武周。
武則天微微恍神,又想起那個已經殯天的丈夫,是他給了自己機會,給了自己無上的榮耀。只是這李隆基她冷哼一聲,向上官婉兒遞了個眼神。
后人常說楊妃惑主,卻不普想過,在封建時代,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她又能怎么辦呢她只
是一個弱女子,是李隆基選擇了沉迷聲色,拉著她共沉淪。
在朝事上,李隆基還將張九齡罷官。
張九齡,開元年間名臣,以直言敢諫著稱,頗有些魏征的遺風,因讒言被貶,后辭官歸鄉。至此,玄宗朝最后的賢相離開了。
張九齡文學造詣也不錯,大家應該讀過他的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長安院落。
李白有些許悵然“張相風骨白亦十分敬佩,可惜他辭官后便病逝在曲江,不得拜見。”賀知章也想起那位同僚,不由得輕聲一嘆。
未央宮。
劉徹順便咂摸了一下末了那句詩,終究是沒忍住心里的酸水,怎么唐朝的宰相也這么會寫詩
張九齡辭官后,唐玄宗任用李林甫為相,就是那個為我們貢獻了“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的李林甫,這個人非常擅長揣測上意。
后來,因為楊貴妃受寵,楊家也得以雞犬升天,她的哥哥楊國忠被封為宰相,整個朝堂已經沒有清明之象了。
興慶宮。
李隆基滿面怒火,對皇權的危機感讓他短暫清醒過來“去,把李林甫給朕叫來,還有楊國忠,朕倒要看看他們是怎樣的禍亂朝堂
楊玉環急忙抓住他的袖子陛下,臣妾的兄長尚未封相,求您
李隆基沒好氣地將她甩開“等到他封相就晚了”
太極宮。
李世民胸口不斷起伏“沉迷聲色,貶斥忠良,重用奸佞,李隆基,好你真是,好得很”咸陽。
贏政亦是冷哼一聲此等君主,朝堂之禍,天下之禍。長安院落。
尚不知曉許多后世的賀知章和李白對視一眼,臉色染上沉重。
“老夫只知李林甫大權獨攬,氣焰囂張,卻不想后面還有這許多事,唉,陛下他何以糊涂至此啊
李白搖頭“浮云蔽日,希望陛下看到,能有所警醒吧”
開元年間的欣欣向榮,怎么也不能斷送掉。
李白是一個純粹的人,他不愿與小人為伍,而奸小必然也不能容他。離開長安后,李白終于可以將他的一腔憤懣宣之筆端,這種憤懣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兩年之,在辭別東魯友人的贈別之作中仍有回響。
或許當年入侍翰林,真的就是一場夢吧詩中的海日山花、登山奇景、蓬萊言殿、恰似帝闕中的繁華,而熊咆龍吟與云雷之聲,未嘗不是影射著廟堂之上的暗涌。一朝賜金放還,便是大夢初醒,虛幻而又悵然。
他在寫夢,也在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