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
贏政覺得自己的問題似乎得到了解答,又似乎更深沉了。
楚棠之前提到屈原時,他普疑惑,一個人的詞章,是否真的可以比帝國更為長久,李白詩作在后世的流傳度已然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肯定的答復。
以布衣之姿,一支詩筆,留名青史,這樣的榮光,似乎不比帝王遜色。
文人之筆,真的那般重要么
他垂眸,想起水鏡上的字跡,心中的想法愈發明晰“李斯,秦篆推廣之事刻不容緩,六國文字必須要統一。
詩文以字載,他統一文字,亦會是彪炳史冊的功業吧
李斯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下躬身“臣領命。”
贏政頷首,忽然道“后世談詩,不曾見我大秦詩作,恐是我大秦文德不彰,你在推行秦篆之時也可將水鏡中的詩作一并錄成,以敦大秦詩書之風。
李斯再次躬身諾。
清人龔自珍昔說,莊子和屈原本是兩個相差甚遠的文學家,不可以并在一起,將他們并為一人,是從李白開始的;儒、仙、俠是三種思想,不可以合而為一,三者統攝在一個人身上,又是從李白開始。
在夢游一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白既有莊子道家通透與避世,又有屈原的愛國之心,既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有升天入地的神仙思想,還有落拓不羈的俠士精神,將不同的傳統融合在一起,這是李白詩歌獨特的魅力,也是他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通過這篇課文,大家是否對李白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呢下面布置兩個小小的作業,一是熟讀并背誦默寫全文,二是請大家嘗試把這首詩改成一首七律。
好啦,這節課就講到這里,有問題后臺私信哦喜歡的話一鍵三連,我是楚棠,下節課再見
熟悉的結束語響起,大拇指圖標一躍一躍,仿佛在引著人們按上去,這個流程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紛紛開始點贊投幣。
長安院落。
賀知章投完幣,轉過頭剛要說話,就聽到外面一陣尖細的聲音傳來“皇上圣諭”賀知章一頓,抬頭去看李白,李白神情不變,仍是一臉淡然地站在原地。
傳旨的內侍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堆
著諂媚的笑“李官人,皇上圣諭,召悠盡快入官呢”李白不置可否,提起桌上酒壺仰頭灌下,姿態落拓又隨意。內侍吃不準他的態度,又不敢斥責,只一臉為難地說道“李官人”
“不去。”簡簡單單兩個字。
內侍面露尷尬這可是圣諭況且此前您領了旨,怎么能說不去便不去。
“呵”
李白聽罷,一笑置之,仍是自斟自飲,半分眼神都不愿分給他。
內侍求救般的看向一旁的賀知章,賀知章收回目光,笑得滴水不漏,幫勸道“李詩人想必是改了主意,你回去和陛下實話實說,陛下寬厚,不會責怪于你的。
“可是賀監,這圣諭”
“圣諭嚇不到李太白,公公請回吧。”
李白一邊飲酒一邊答話,竟是絲毫不將天子的金口玉言放在眼里。旁邊的賀知章搖搖頭,在心里笑了一下,向內侍使了一個眼色。那人萬般無奈,只好行了個禮退去。
“你這是,不打算入朝為官了”看人走遠,賀知章饒有興趣地問到。
李白將賀知章的酒杯斟滿,回答道“陛下看中的是我的名聲,而不是我的才能,水鏡一番言論,白亦明白許多,長安三年如幻夢,我又何必再上趕著入夢須行即騎訪名山吧
他笑得開懷,引得賀知章也不由得笑了起來“天姥山或許未必如你詩中所寫高峻,但越中山水靈秀,不知老夫是否可以邀到謫仙人在鏡湖飲酒啊
李白微微錯愕“賀監您”
賀知章語氣輕松又帶著嘆息“老咯,該致仕了,不差這一兩年。”命數不永,不如早歸去。
成都,浣花草堂,
杜甫垂眸,想起昔年與李白相交的種種,李白驚才絕艷,卻終究難逃命運的幾度浮沉,文章憎命達,自己不也是如此嗎
北宋。
蘇軾默念著龔自珍的那幾句評論,越品越覺得精妙莊屈合于太白一人,儒仙俠融于太白一身,所以他的詩才會落拓之中亦有感懷深沉,入世之中又有飄然氣概,龔白珍的評論入木三分啊
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