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豁然起身,他剛剛聽到了什么謀反的竟然是安祿山他狠狠地一拍桌子“好啊,安祿山,朕對你委以重任,你竟然敢謀反,你對得起朕嗎
高力士也是忍不住錯愕,之前想到安祿山時,他自己都覺得有點荒唐,可水鏡現在明明白白白說了,就是安祿山。他想起安祿山送往宮中的東西,安祿山是個精明人,不僅給陛下送,連他這個陛下身邊伺候的也沒有漏下。
想到院中堆的物什,高力士只覺燙手極了,心中叫苦不迭。可此時陛下還氣著,安祿山不下多想,趕緊上去勸人
“陛下息怒啊安祿山亂臣賊子枉顧皇恩,陛下如今知曉,正該懲處以絕后患,這是水鏡在給陛下提醒啊
盛怒的李隆基反應過來,對,快,傳旨,派人將安祿山抓回長安,朕要將他碎尸萬段
他仿佛找到了一個發泄口,只要將安祿山殺了,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后世人就不會那樣罵他,他還是那個創下盛世的明主圣君,他要比肩太宗
平盧。
安祿山正在請諸官將喝酒,他是胡人,當年因為違抗軍令、貪功冒進,差點被處斬,好不容易才活下來,又當上了平盧節度使。
節度使權力頗大,又能向朝廷參奏議論事,他得意極了,一邊討好皇上一邊拉攏周圍的
人,這宴會就是他精心設計的拉攏人心的一環。
如今水鏡扔下一個驚天炸雷,滿堂官將頓時鴉雀無聲,安祿山當場呆愣在原地,滿臉橫肉擠在一起,竟生出幾分滑稽的意味。
“胡言亂語,胡言亂語這是污蔑我對大唐忠心耿耿,這女子一定是在陷害我”
他大聲喊著,掩蓋內里的心虛,其實他自己也知道這番話沒有可信度,楚棠和他全無相關,為什么要陷害他呢
院中的諸官將同樣不信,楚棠來自后世,讀的是歷代史書,安史之亂這樣大的事,必然是記載于冊,安祿山,他當真謀反了
眾人看著桌上的酒菜,只覺冷汗涔涔,這分明是一場斷頭飯
王維名氣很高,也是叛軍的重點監視對象,據說安祿山特別賞識他,強迫他接受偽職。王維反抗無果,被硬塞了個官。后來兩京收復,朝廷懲處偽官,王維赫然在冊,論罪當誅,還好朋友呈上了王維身陷賊營時作的凝碧池詩,又有弟弟王縉鼎力相助,才勉于一死。
后面王維官當得還挺大的,世稱王右丞,又被稱為詩佛,也是大唐頂流之一了。
王維松了口氣,幸好,自己的名節保全了。至于后面說他的官當得挺大之類的,王維權當沒聽見。
他素來信佛,生性恬淡,如今聽說朝堂混亂,未來將有兵戈,甚至自己也會深陷于偽軍之手,不覺心驚肉跳,官場果真如履薄冰。
王維想著水鏡里所說的種種,一腔熱誠忽然就散了幾分,竟生出了一種歸去之心。
杜甫在長安期間也有詩。叛軍攻入長安后,安祿山沖進大明宮,大肆搶掠財務,還將能找到的皇族盡數屠戮,昔日繁華升平的皇城,一夕慘烈萊瑟如人間地獄。杜甫看著這滿目瘡痍,心中難受不已,他又拿起了他的詩筆,飽含血淚的書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又一首千古名篇誕生了。
太極宮。
李世民盯著水鏡上的詩句雙目通紅,國破,說明長安都城已然蕭條殘敗,唯有山川蕭瑟毒立;城春,本該是生機盎然之時,卻是草木蔥蘢掩蓋人煙,荒蕪不堪。
他想起今年春耕之時,他親往城郊勸耕,所見俱
是欣欣向榮之景,百姓和樂安定,各依農桑。這樣的治世之景,未來竟會一朝破碎。
李世民仿佛看到了荒敗蕭條的長安城,杜甫立于其中,見盛世破碎,對著花鳥傷心得流淚,想要將書信寄與家人,卻終究無法,不由搔斷了白頭。而當時的長安,當時的天下,又有多少個像杜甫一般罹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