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我會”
話音剛落,白行簡立即舉手。他哥這首詩寫得跟篇傳奇似的,作為傳奇大手,這種題目對他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
“此詩以琵琶為線,先寫兄長與友分別,聞得琵琶之聲;再寫琵琶女彈奏之曲;再寫琵琶女自述身世之情;然后轉入兄長的謫居之苦;最后以青衫淚濕作結。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臉上頓時浮現出幾分擔憂,遲疑著道“兄長此詩,似有悲音。”
這首詩平易淺近,“謫居臥病潯陽城”之句更是直陳,一看就是遭到貶謫心情抑郁,白行簡有些擔憂了。
白居易自然也發現了這一點,心里瞬間也是沉了沉,但他此時尚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聞言擺手笑了笑
無妨,你看那淵明、李、杜,哪一個仕途是一帆風順的宦海總有風波,遷謫難免,就當是得了一場機緣,說不定可趁此規避后來種種呢
他這樣勸慰著,似乎并不在意,白行簡看著他的樣子也不便再多言,只將憂心按下,繼續聽水鏡里的講解。
好啦,大家應該有答案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大致可以分成5個部分送客聞琵琶、聆聽琵琶曲、歌女訴哀情、詩人傷謫離、司馬青衫濕。在這五部分中,重點出現的人物有兩個,也就是詩人和琵琶女。那么,詩人和琵琶女又是怎樣聯系到一起的呢
這個問題問得簡單,答案幾乎是顯而易見的,文人學士沒有答話,反倒是私塾里的稚童難得有聽得懂的詩,一時興趣頗高,紛紛搶答道
“是琵琶”
沒錯,是琵琶。
楚棠仿佛出言肯定,惹得答話的稚童一陣歡呼,倒真有幾分課堂互動的既視感,眾人看水鏡的熱情頓時又高漲了。
一場際遇,一曲琵琶聲,牽動兩個天涯淪落人,故事,要從潯陽江頭的秋日說起。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潯陽,治所在今天的江西九江,唐代稱江州或者潯陽郡,所以后面白居易自稱江州司馬。潯陽也是陶淵明隱居的地方,當然,大家可能更熟悉另個景點潯陽樓。沒錯,就是宋江題反詩的那個潯陽樓。
有人造反
諸位皇帝的神經頓時緊繃起來,尤其
是李世民,鑒于白居易是唐朝詩人,他很擔心這個什么宋江也是唐朝人。
北宋。
宋徽宗趙佶奇道“這宋江是何朝之人,存心逆反竟還要附庸風雅一番,也是稀奇。”
山東。
宋江本人我什么時候去潯陽樓題反詩了
宋江題反詩是水滸傳里虛構的情節,但在知名度上卻是力壓潯陽一眾文人事跡,不得不說這又是以小說為代表的民間文學的勝利。
李世民松了口氣“原來是小說家言。”如此倒和大唐無關,他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