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是貞元五年的進士,頗有俊才,與自己一樣支持削藩,武元衡對他非常欣賞,得知裴度在刺殺中幸免于難,甚至蕩平淮西成為中興之臣,武元衡心中高興極了。
尤其淮西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能一舉殲滅,天下勢力也會震顫,裴中立可謂是居功至偉他大笑淮西宵小,死有余辜
另一邊,裴度聽到自己輔佐中興之主并名留青史,心中有一瞬開心,隨即想到武元衡的遭遇,到底是高興不起來,低嘆一聲
“武相忠貞之士,卻被公然殘害。”
他向來敬佩武元衡的為人,此時得知后事,早已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安排人手保護宰相安全。只是這樣舉國震驚的大事,不知陛下會如何處理。
北宋。
聽到偶像名字的蘇軾仿佛受到了神的召喚,神情激動地站了起來,語氣憤憤不平
“韓文公怎么厲害你倒是說啊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這些難道不值得講一講嗎
韓文公的厲害應當被天下人知曉楚棠你不說讓我來說。至于被一筆帶過的偶像韓文公本人則是沉著臉在案前走筆如龍鋪紙上疏
淮西局勢已明,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不明者唯陛下之決心
而楚棠末了夸他的那句話,他根本沒聽見。
宰相遇刺的消息使得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是個熱血青年,又曾與武元衡有過詩歌唱和,當即就上書要求徹查。
按理說這次刺殺有復雜的政治背景,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偏白居易要去當這個出頭鳥,所以很快就被朝臣揪住小辮子,說他不是諫官,沒有進諫的資格,說這些話有越級言事之嫌。
“荒謬。”
劉徹翻了個白眼,越級言事是官場大忌不假,但宰相遇刺是何等大事,忠直之士人人欲言可言,白居易分明是過于耿
介。
平心而論,劉徹也不喜歡忤逆自己的人,但白居易是后朝之臣,又有此血性,他還是不吝自己的欣賞。
淮西。
節度使吳元濟自從得知自己必敗便心懷憤憤,此時聽到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平定了叛亂又如何,皇帝不還是不敢拿我等怎么樣嗎
就算最后被剿殺,但自己還是拿捏過皇帝
皇宮。
李純負手,平靜的面容下是一片暗涌,楚棠所謂復雜的政治背景,不過是帝王與藩鎮之間的一次博弈,他之選擇,是謀定而后動。
不過,既然已經提前得知了后事,李純也斷沒有放任自己被拿捏的意思。一揮袍袖,他傳令“宣武相與裴御史進宮”
他是史書認定的中興之主,這一回,他必將贏得更為漂亮。
小院里。
白居易聽到那句“槍打出頭鳥”,自嘲地笑了笑“我之罪責,何止此次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