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喟嘆不已“此后士人,見黎民耕忙而未嘗有愧怍之心,是士人之恥。”
中唐。
韓愈也震動不已“白樂天確有子美胸懷。”
他決定原諒對方對李白的批判了,他看明白了,白居易的諷喻詩,俱是源于他的拯物情,他以儒道為章,躬行詩教,為的也是懲大唐的時弊,救大唐的百姓,他推崇杜子美,不僅是推崇杜子美的詩,更是受召于他的仁民愛物之情
此等胸懷,吾當為之詠歌
韓愈心情激蕩,大手一揮,寫成一篇寄白樂天。一旁的妻子盧氏忍笑,這下,后世可就沒理由說相公與白樂天相交甚晚了。
未央宮。
劉徹深吸一口氣,白居易這一支詩筆,太利;楚棠的偏向性,也太過明顯。現在天下萬民都讀到了這些詩,會引起怎樣的震動,連他也未必能盡數預料。
微微坐直了身子,劉徹沉聲開口諸卿,立樂府采詩一事,可還有疑立樂府,采詩歌,觀政得失。
群臣叩首“陛下圣明,臣等請立。”
唐朝,皇宮。
李純陰沉著臉,神色幾經變換。一旁被叫來商議削藩一事的武元衡和裴度面面相覷,他們知道皇帝的性子,白居易這些詩無異于指著陛下的鼻子罵,陛下未必能容他。
但是平心而論,武元衡和裴度也是正直忠實的良臣,他們對朝中弊政同樣深惡痛絕,也想為百姓謀福祉,對白居易這樣直言不諱的膽色,他們心里是佩服的。
對視一眼,武元衡率先拱手道“陛下,白校書亦是一片赤心為民,他對國事直言不諱,正說明他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李純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水鏡中說,你二人有詩人唱和之誼
武元衡的心一緊,神色愈發謹慎“臣與白校書相交,只在詩文。白校書以詩作諷,上承詩教遺
風,其意是為佐陛下成為西周文、武那樣的圣王;臣主削藩,亦為陛下計,為大唐江山計,此意,惟愿陛下聽之。
一番話說得言辭切切,李純審視著面前的臣子,他對武元衡尚是信任,真正惱怒的是白居易不管不顧的詩文利筆。
眉色微斂,他揮了揮手“免禮吧。”卻是并沒有表明對白居易的態度。武元衡心中思量,猶欲進言,被一旁的裴度拉了拉衣袖。
切勿操之過急,觸怒陛下。
小院里。
白行簡怔怔無言,良久才回過神來,忽然對著自家兄長拱手一禮。誒,知退,你這是做什么白居易慌忙拉住他。
白行簡正色道“兄長赤心,弟實在感佩。”
白居易擺擺手“我等讀圣賢書,便承兼善之志,言我等所當言,但求問心無愧罷了。大唐有煌煌太宗之業,又有永徽、開元之盛,而今寥落,我每思之,未嘗不痛心。以詩代言,將民困上達天聽,期
大唐能重振偉業,便是我所能做的了。
“我知兄長倡樂府之志,只是仕途難料,”他眼帶擔憂,兄長所行,并非坦途。
白居易聞言倏然沉默,是啊,在楚棠所見的史書里,他不是已然因言遭貶,最后淚濕青衫了么
咸陽。
嬴政暗自沉思楚棠所說的政體優越性,僅僅遠低于他國的學習之資,足以構成所謂的優越性么他心下微沉,直覺告訴他,這個答案他還是不知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