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搖搖頭“未曾。”他讀著水鏡上的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心如灰木,寂滅無欲;身如小舟,人間漂泊。這起首兩句寫得甚是蒼涼。
蘇軾頷首,卻又笑著道“但問汝平生功業之句,又寫得頗為豁達,黃州、惠州、儋州俱是偏遠貶謫之地,惠、儋二州尤甚,可此詩卻道平生功業盡在此三地,字里行間隱有自得,非智者不能道。前代竟有如此好詩,我等此前卻不曾讀到。
說著,有些遺憾地搖搖頭。
蘇轍看著兄長感
慨的模樣不由得笑了“此詩風神不似唐人,或許是后朝之作呢”
后朝也有這等好詩蘇軾挑眉,不禁笑道“那我希望出于當代,說不定還能一見。”
大家知道,金山畫像是指金山寺中蘇軾的畫像,由李公麟所作。公元1101年,六十五歲的蘇軾游金山龍游寺,對著自己當年的畫像撫今追昔,寫下這一首六言絕句。詩中提到的黃州、惠州、儋州,恰恰對應著蘇軾被貶的三個州郡。
蘇軾僵在原地這首詩,是我寫的
蘇轍也僵在原地兄長竟被貶去了如此蠻荒之地
剛剛才拜訪完歐陽修回到客棧的蘇洵剛帶兩個孩子出來參加科考就被告知大兒子未來被一貶再貶是一種什么體驗
三蘇集體呆滯,其他人卻是熱鬧起來了,李白尤其激動“原來是蘇軾”
此前,楚棠在講夢游天姥吟留別時,曾提過蘇軾的一句詩詞“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
何妨閑處看。”瀟灑的態度令他欣賞不已。他趕緊將水鏡上的詩又讀了一遍,越讀越贊嘆
“雖不以豐神情韻取勝,但苦淡之中自有怡然忘機的智者風流,蘇軾的詩寫得好啊”
杜甫在一旁點頭“此詩雖與我朝風神不同,遣詞造句卻入臻化境,可稱上品。對了太白兄,我今日也得了一首詩,太白兄可否指點一二
怎么說呢,太白兄好像還沒夸過我的詩寫得好吧
貶謫本是困苦的,比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流露出的蕭然,但是蘇軾為什么說他一生的功業都在黃、惠、儋三州呢作為北宋頂流,半生波折的蘇軾到底怎樣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或許,我們仍需要叩問,元豐五年的黃州赤壁。
話音剛落,水鏡上出現幾個大字念奴嬌赤壁懷古。
本以為沒自己事了的曹操要素警覺“赤壁懷古,不會是赤壁大戰的赤壁吧”另一邊的周瑜臉色有些不好這首詩難道又要給曹賊預知后事
他想到后世借短歌行揄揚曹操,杜甫又有蜀相詩贊美諸葛孔明,難道我孫吳這般不受后人青睞嗎
明明江東人才輩出啊
汴京。
趙
匡胤卻是精神一振水鏡說蘇軾是宋人對不對
趙光義笑著恭賀“皇兄沒有聽錯,確是宋人。我便說,皇兄優容文士,曾立下不殺士大夫的詔令,大宋文德怎會不彰,這不就講到了”
趙匡胤通體舒泰“好好好一個蘇軾,給我們大宋爭了光”
他宣布,從現在起蘇軾就是他最喜歡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