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水鏡的福,他現在成了大宋的名人,走出門去都會被人圍觀,驛站里的拜帖都要收不完了。不僅如此,連當今官家都知道了他的名頭,命他入宮參圣,可以說,他現在的風頭,可一點都不比當時進士及第差。
許是跟著水鏡歷了一遍人生,蘇軾此時還算泰然,倒頗有些詞里“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意思。眼見水鏡又出現了,也樂得偷閑看熱鬧。
漢語本就可以意會,楚棠一說眾人便猜出“抽背”的含義了,一些幼童想起在書院里被夫子押著一個個默書的情景,紛紛打了一個寒戰
幸好不能抽背我們還是保持一點距離好了。
錄視頻之前剛好刷到一個視頻,說科學家研發出了超導神經形態處理器原型芯片,這個芯片被命名為蘇軾,解鎖語錄高處不勝寒。
蘇軾
眾人
“她說,什么芯片”
怎么這每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就是看不懂呢
我看了一下科普,說這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項突破,官方報道是超高速度、超低能耗,一秒可以進行14萬次突觸操作。具體沒太看明白,反正很牛逼就是了。
不知道為什么要叫蘇軾,難道是因為那句高處不勝寒報道說這是全球首次對超導神經形態計算得出正確結果,那叫這個名字多少有點凡爾賽了,多不好意思啊
她嘴里說著不好意思,但那語氣可沒有半點不好意思,明晃晃的高興自豪。水鏡下的眾人聽得一頭霧水
“人工智能是什么東西,人變得更智慧了”蘇軾覺得自己聰明的大腦不夠用了。
唐朝。
博聞強記的孔穎達開始顱內檢索“漢書有言,造計秒忽。秒為禾芒,忽為微細,極言物之小。所謂超高速度,速以時策,這秒莫非意指時間一秒,極微小的時間”
孔穎達的臉色突然變了,他抬起頭,對上殿中同僚的視線
“一秒14萬次”
這難道不是神跡
李世民調整了一下
呼吸,神情慎重“如此時速,怪不得是首次了。倒是這個全球,安意應該是寰宇卻不知為何撐球,難道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
貞觀君臣對視一眼,紛紛覺得不可思議。太荒謬了,人怎么可能生活在球上呢一定是猜錯了。
不過評論區有懂王是這么解釋的,說之所以叫蘇軾是因為,各領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芯片進行調整,就像他弟弟蘇轍會根據哥哥的入獄頻率調整自己的做官需求。
說著,楚棠就順手播放了一個視頻,于是各個時空的人都看到一個頂著“蘇軾”二字的青年男子伴隨著歡快地音樂很有節奏地說著
“弟弟,我又被貶了。”
“弟弟,撈撈。”
“弟弟”
一時間,哥哥時空都回蕩著“弟弟”“弟弟”的聲音。
“噗嗤”
眾人笑了,蘇軾的表情裂了“這這這這都做的什么東西你們你們后世這么閑嗎”
什么弟弟撈撈,雖然子由是挺厲害的,但我蘇軾,堂堂北宋頂流,不要面子的嗎
一旁的蘇轍同樣尷尬地默默別開臉,有一種公開處刑的社死感。
唐朝。
李白哈哈大笑“這個蘇軾,還真是獨樹一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