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的聲音低了下去,面面相覷間,有人倒抽一口涼氣“這起筆,頗有些不同凡響啊”
哪有人這樣寫詞啊
宋朝的文人反應最快,不說蘇軾諸人,以婉約聞名的晏、歐、柳諸家幾乎瞬間就被吸引了過去。
文壇領袖歐陽修眼睛都亮了,語氣隱隱帶著興奮“疊字常見于詩經之中,延及辭章,摹形擬聲,最見神妙。如陶靖節之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又如杜工部之翻空白鳥時時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皆能情意自現。卻從未有人直以疊字成句,一連十四疊,詞意遞進而音韻婉轉,是何仙才也”
他原諒李清照的口出狂言了,只這一句,便勝過多少文章客
另一邊,柳永晏殊秦觀等人卻是被后面的意象吸引了眼球“淡酒、急風、舊時雁、損黃花,純用白描而情意畢現,頗有飛泉漱玉之聲,當真好詞”
柳永已經示意身邊的歌女香香留詞翻唱了。
唐朝。
武則天語帶感慨“婉兒啊,看來,朕也要認了。”
認下這“千古第一才女”之名。
上官婉兒垂眸不語。內行看門道,從前面的“詞里三瘦”,到這首聲聲慢,她似乎能看到百年之后那位雅致才高的女子,用血淚寫出或凄或婉的詞句,而后在衣冠稱雄的詞壇,立一面閨閣旗幟,再無來者。
她笑了“這位李姑娘,婉兒真想見見。”
不說李詞在諸朝引起的贊嘆,北宋,李家府邸。
李格非按在桌沿上的手倏忽收緊,神情凝重。李清照自水鏡上收回目光,不經意掃過自家父親的臉,面露憂色“爹,您怎么了”
李格非看向對面清麗可人的女兒,眼中憂慮更甚“此詞萬千情緒,結在最末一個愁字之中,又直言愁字又難負衷情,你你這必是受苦了啊”
李清照聞言亦是眼圈微紅,她何嘗看不出這詞中沉痛,只是
“杜工部不是說了么文章憎命達,爹您看水鏡提到的前賢后者,哪個是一生順遂的說不定這便是女兒才女盛名下該擔的擔子呢”
她說得坦然又俏皮,不止是安慰父親,更是安慰自己。
聽罷的李格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眸中憂色內斂。他想起女兒前些日子出游晚歸寫下的小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
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清新明麗,少女不知愁。然而不過幾日便有這樣一首凄婉悲愴的聲聲慢。這怎么會是清照寫出來的詞呢
他嘆了一口氣“你該知曉,為父不求你有這些虛名。”
他想到杜甫,詩圣杜甫,從望岳的意氣風發,到登高艱難苦恨,一個痛苦的靈魂在離亂的世事中百般掙扎。從如夢令到聲聲慢,他的女兒,也會是這樣嗎
李格非的心跳忽然如鳴鼓。
很明顯,這兩首詞表達的主體情緒是有相通之處的。聲聲慢中,情緒主要集中在一個“愁”字,永遇樂則有憂愁感憤的慷慨之音,而這兩首詞在情感表達上也各有特色,我們先看前一首,永遇樂。
水鏡下的辛棄疾和陳亮不由自主屏住呼吸,他們心里都清楚,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對他們,對時下的宋廷,都是莫大的機緣。
另一邊。
趙匡胤眼睛一沉,他本以為要以時代為序,結果楚棠直接將辛棄疾的詞提前了,是該感謝她這樣善解人意么趙匡胤有些苦笑地搖頭。而李府的李格非卻半是松了口氣,半是憂心忡忡。晚講一些,他便能晚知道一些女兒受過的苦吧
開國的君王,后來的臣子,此時亦不過是一個憂思劬勞的長輩。
楚棠哪里知道,僅僅是一個講解順序,便會引得人心中頓生波瀾,她不過是按照課本順序推進罷了。
t切換,水鏡繼續。
這首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了許多典故,對典故的理解也是我們把握全詞的鑰匙,下面請大家結合書上的注釋,用簡短的話分別概括一下這五個典故。
這個題目倒是沒什么難度,眾人一下子就找出來了,除了秦漢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