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劉徹直接氣笑了“怎么,他們宋朝的武將都是這么拿來糟蹋的”
一個辛棄疾還不夠,又來一個岳飛,送給他寶貝都來不及,結果南宋倒是大手筆,一個棄置一個冤死
唐朝。
隱隱對岳飛產生欣賞之意的李世民眼圈都紅了“盡忠報國,天日昭昭,岳飛的心天地可鑒,那趙構和秦檜是眼瞎了還是心盲了”
他本來還想著是不是京都危急才必須讓岳飛回師,結果呢僅僅是為了議和,僅僅是為了殺死岳飛
莫須有,好一個莫須有
我們還記得岳飛的那首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家國之恥,忠臣之恨,想來在那卷宋史上,再難磨滅了。
隨著嘆息出現的,是那首壯懷激烈的詞。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一身凜然的將領極目北望,忽而仰天長嘯,烈烈壯懷使得層巔震驚。
他轉戰千里,歷經風云,胸中似燃著一團熊熊烈火,火光里是殘破的都城、受辱的二帝、慘遭的百姓
他想打回去,想要駕著戰車長驅直入,直將那賀蘭山都踏破,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他要收拾山河,使大宋的旗幟再一次插上中原故土
鏗鏘激烈的詞句震顫著諸時空里每一個人的心,他們仿佛從詞里窺見了一個忠良熾熱的魂魄。
漢朝。
司馬遷眼眶酸澀。他閱覽百代,點檢史書,見慣忠勇遭棄,良臣落寞,卻從來沒有如岳飛這般令人嘆息。盡忠報國,誓復神京舊土;功敗垂成,只因君王無能。
司馬遷的呼吸忽然急促起來,他覺得自己必須要為岳飛做點什么。他看向手中的筆,如果他注定會寫出光耀千秋的史記,那岳飛一定要與他的書一同恒久
東漢。
班固面目肅然,鄭重地下筆“岳飛與蘇武,當在同列。”
三國。
曹植紅著眼眶唱起了自己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千年之后的壯魂送行。
唐朝。
李白杜甫王維元稹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紛紛起身肅立,揮毫潑墨,或次韻和之,或吟詠其人,以期表達自己的遺憾與崇敬。他們讀了那么多首宋詞,卻沒有哪一首比這首滿江紅更令他們感到悲切。
塊壘于胸,不吐不快
宋朝。
范仲淹振袖一禮,禁不住老淚縱橫。
王安石一拳砸在案上,幾乎忘記自己還在宮禁之中,君王身側。
三蘇等人嘆息地背過身,不忍卒讀。
李府中,李清照早已泣不成聲。她悲岳飛一身肝膽卻含冤而亡,痛宋室大好河山、光復之機屢屢被葬送,更恨昏庸君王和無恥小人屢屢作梗,葬送故國三千里。
“爹,”她以手掩面,“女兒寧愿沒有這個千古第一。”
她的一闕詞,牽出來的是大宋君臣百姓的百年血淚,這讓她如何承受
宋初,汴梁。
趙匡胤怔怔地站在原地,他是憤怒的,他該罵,罵趙構無恥,罵秦檜奸險,罵后朝無能,罵異族狼子野心。可是最后他忽然罵不出來了,他感到悲哀。他也曾讀史,亦想借唐之鑒,可大宋又做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