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時都有些默然,屠呦呦的語氣平和而至淡然,聽在他們的耳朵里卻恍若千鈞之重。
明清兩代。
有道學者張張嘴輕哼幾聲,神色別扭著有幾分不認同“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事,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可是”有人默默舉手“她拯救萬民了啊你不是常說國事為重嗎”
“我那說的是男子男子”那道學家掛不住臉,色厲內荏地爭辯。
旁邊的人撇了撇嘴,顯然并未被這個理由說服,小聲嘟囔著“女子心中也有家國啊這屠醫師多厲害,尋常男子還比不上呢”
北宋。
歐陽修嘆服著拱了拱手“仁義而心懷天下,真乃巾幗不讓須眉。”
他想起自己的母親,幼時家貧,母親以荻桿教他習字,勉他勤學;后來他遭讒被貶,是母親不辭艱辛,以高齡之身伴他遠哲,勸勉他不墜心志,盡職抒能。這世間女子之賢,豈讓他人
唐朝。
李世民心下欽佩“公而忘私,真乃國士。”
漢朝。
劉徹輕輕呼出一口氣“朕算是知道為何后世的皇帝要給她授勛了。”
能力心志品性都是一流,再怎么褒獎也不為過。
北宋。
李清照重重地點頭“說得沒錯事業總是要在第一位,正如現在,鼓舞人們燃起抗金之志才是第一要務。”
本就頗有颯爽之氣的易安居士頓時事業心爆表,開始思忖是否能起個詩社詞社,宣揚抗金事宜。
這樣的故事我們其實聽過許多,錢學森扎根大漠只為鍛造國之利器;于敏隱姓埋名為國鑄盾;鐘揚幾赴高原采集種子,以期留下生命的密碼
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及,但幸運的是,我們卻為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所庇佑著。
秦朝。
嬴政聽著楚棠平靜卻難掩崇敬的語氣,在心里默念她提到的那幾個名字,包括那寥寥幾句人物事跡的分量。
“錢學森、于敏、鐘揚”
楚棠說的沒錯,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有,可她張口卻能如數家珍,包括這一課里的屠呦呦,以及最開始的袁老,還有那郁達夫、瞿秋白。這些凜然之士,生于一朝即可令萬世敬仰。
“后世賢者,緣何如此多也”
他嘆息著,說不清是艷羨還是感佩。
漢朝。
劉徹摸了摸下巴“朕怎么覺著楚棠提起那些人的語氣,比提起朕和秦始皇這些個皇帝還要尊崇”
嘶
眾臣聞言齊齊不著痕跡地往后退了一步,恨不得把頭低到地上去。
這話也是可以說的嗎
他們并不回應,心里卻忍不住順著這話想了下去。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還要尊崇”這句話說得還是太保守了,后世對皇帝的態度
哪有什么尊崇,簡直是戲謔
劉徹眼見著自家臣子的小動作在心里翻了個白眼,他又不是聾子,楚棠這明晃晃的偏向他聽不出來嗎后世之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秤上不管什么身份地位,只管你品性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