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謀反,沒聽人說嗎那是庸醫庸醫害人”
“呵庸醫害人。”素來頗好醫書的朱橚冷笑一聲,也不知是諷刺還是補刀“我大明的太醫院招進來一個庸醫。”
朱元璋剛順下去的一口氣差點接不上來“荒謬簡直荒謬給太醫院設醫考,年年都考”
他倒要看看,還有沒有那等濫竽充數地混進來
被這事一鬧,一時間,諸朝太醫院人人自危,連一些民間藥堂的坐診大夫都心中一凜,恨不得連夜再把醫書看個百八十遍。
不過我們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據此就說中醫無用,是偽科學。除了青蒿素治療瘧疾和文中屠呦呦女士提到的一些實例之外,還有我們很熟悉的這次新冠疫情,中醫藥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當時我們用到的一些隔離手段,其實古人也是用過的。應該說我們民族還是有非常豐富的抗疫經驗的,記得蘇軾好像就是個抗疫小能手吧
誒
眾人有些意外。
“這里還有蘇軾的事”
蘇軾一生經歷了三次瘟疫流行,第一次是在黃州,當時疾疫流行,百姓深受其苦,蘇軾不顧誓言,將同鄉故舊贈與自己的秘方“圣散子”授予當地名醫龐安常,龐安常用這個藥方救活了許多人,后來龐似乎還把這個方子記在了自己的醫書里。
當時蘇轍的謫所似乎也遇到了一場瘟疫,蘇軾同樣將藥方交給了弟弟,蘇轍照著法子“遍謁病家予之,所活無數。”
“做得好”
張仲景撫掌大贊“醫者一方而活人,藏著掖著反倒貽誤百姓性命,蘇軾寧愿違背諾言也要傳方與世人,可見仁義,可見不同流俗”
東晉。
葛洪也對蘇軾的做法贊賞不已“方子授予需要之人,比留在紙上、藏于高閣更見功德。”
北宋。
蘇轍笑著拱手“多謝兄長相助。”
蘇軾連忙搖頭將人拉了起來“這是說的哪里話良方本便要濟世,況你我是兄弟,又同為民牧,安有見百姓受疾疫而坐視不管之理只不知這藥方是何人所贈,既為同鄉,應也是眉州人士吧若是能尋得,我須當面求謝”
另一邊。
巢谷的兒子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父親,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這圣散子是爹您的方子吧你連我都不舍得給給了蘇軾”
被自家兒子貼臉控訴的巢谷
“給我閉嘴”
第二次是在杭州。那年恰好碰上饑荒和瘟疫并起,蘇軾干脆支起藥棚給百姓熬煮湯藥,還把感染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請精通醫術的僧人來施藥護理。大家覺得眼熟吧,這不就是宋代辦的方艙醫院嘛蘇軾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安樂坊,是古代第一家公立醫院。公立醫院真的,居功至偉。
第三次發生在惠州貶所,蘇軾的抗疫履歷再添一筆。他真是,經驗豐富。
漢朝。
劉徹撇了撇嘴,看在蘇軾這么能干的份上,暫時就不計較他說衛青壞話的事吧
他嘖了一聲,心里又有些發酸“這蘇軾雖說嘴欠了點,但在地方上可真是一把好手。”
治水救災抗疫樣樣能行,豬豬陛下又開始眼紅了。光有武將不夠,他還想要能吏,尤其是那種會寫赤壁賦的能吏。
唐朝。
李世民輕咦了一聲“新冠疫情,后世也遭了瘟疫,還是新近不久”
“天災病疫,非人力所能阻止,后世過得也不輕松啊”房玄齡有些嘆息。
“這圣散子也不知是什么方藥,竟能活人無數,若能一觀驗方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