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韓愈將展示出來的文段完完整整地再讀了一遍,越讀越是感嘆“駁謬論而含譏諷,類推之而析深理,闡敗局而明對錯,句句力透紙背,分明更無一句廢言啊”
不少文壇圣手被楚棠這一問惹得摸著不著頭腦,倒是有些頭腦機靈的年輕人撓了撓頭發,試探著說道“那個什么尼采,是不是還沒講”
話音剛落,只聽楚棠我們看到這幾句
她邊說邊將念到的內容標紅,果然便是有關尼采的一段論述。剛剛說話的青年人在眾人敬佩的目光里驕傲地揚起頭。
“我就說,楚姑娘沒講過的便是她設題的地方”
不就是釣魚嗎他已經看破了這種套路。
尼采是德國哲學家,宣揚“超人”哲學,這里就不展開講了,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們直接看文段。尼采的特點是自詡為太陽,光熱無窮,只給予而不取得,結果是發瘋而死,大家聽聽,這像什么
“中國”
未央宮里,司馬相如雙眸陡然一亮,死死盯著水鏡,聲音再次蓋過了水鏡里楚棠的言語
“華夏地大物博,那果黨政府若一味送去,再厚的家底也會被敗光,那結果豈不是”
“淪為乞丐。”
劉徹冷冷地接過他的話,嚴肅的臉上已然浮上幾分殺意。
“尼采把自己當超人,果黨還把華夏當天國了不成”
只送不取,他可真是好大方
唐朝。
李世民眉眼含怒“澤惠萬邦,是圣朝宣撫之策,似這般毫無尊嚴諂媚送出之態,豈非傾我華夏之物力而討異邦之歡心那果黨分明是個賣黨”
本就對黨派極為敏感厭惡的宋朝更是破口大罵,其中又不免挾了幾分私怨。而一些公允之士聽得這些言語,又不由得想起大宋與遼、金、西夏議和之種種,難免生出幾分心有戚戚之感,遂愈發大力宣揚主站救國之說起來。
這種用尼采來類推中國,證明當局“送去主義”危害的手法就叫作類比推理。類推的大家初中也學過,在鄒忌諷齊王納諫里。鄒忌和徐公比美,最后由“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推出“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的結論。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一眾文章圣手頻頻點頭,類比推理的手法他們寫文章時常用,只不過不叫這個名字。
剛剛還有些狐疑的韓愈干脆大笑起來“我便說楚姑娘怎敢草率妄言先賢,原來是欲揚先抑啊”
怪他們太認真了,一時竟未識破楚棠的“心機。”
另一邊,不久前才將戰國策又細讀一邊的劉禹錫臉上浮現出幾分古怪的神色。鄒忌和徐公比美怎么聽著那么別扭呢
送去不好,那送來的好不好呢迅哥兒又是如何論述送來的我們看外國送來的都是什么。鴉片、廢槍炮、香粉、電影、所謂“完全國貨”的小東西。
楚棠邊說邊展示著找來的圖片,眾人抬頭看去,第一張圖里是一男一女,女人躺在軟榻上,男人則是半裸著上身坐在榻上的幾案前。
相同的是,二人手里均舉著一個煙鍋子,正頗為享受地吞云吐霧。
那畫極為清晰,薄薄的煙霧半數在煙鍋上,半數又在抽煙者的眉眼間,而他們的眼也像被煙霧迷暈了似的,茫然而無精打采。
“他們這是怎么了”眾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唐朝。
百忙之中的藥王孫思邈抽空抬頭,只一眼便神色大變:
“那男子怎會這般骨瘦如柴精氣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