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王安石曾鞏李清照辛棄疾陳亮等人也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在文中一抒所見。
畢竟好久沒有這么專業對口的作業了,還是光明正大的反駁一個他們心中極為鄙夷憤怒的謬論,各位文章之士都卯足了勁。
況且,這些人沒有說的是,魯迅這篇文章言辭犀利章法精巧,含蘊深沉,他們在心里都暗暗佩服,仿照此文章法探討文化問題,于他們而言也是與魯迅的一次交心。
文章知己,字里相交,正在于此。
那么這篇課文就分享到這里啦,大家記得及時、多多地完成作業哦喜歡的話一鍵三連,我是楚棠,下篇課文再見
熟悉地結束音響起,水鏡下熱鬧起來,眾人紛紛開始熟練地點贊投幣。
明朝。
朱橚第一次滿懷誠意地激動點下那個小圓圖標,一節青蒿素,一節拿來主義,簡直是為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連帶著父皇看他的眼神都慈愛了幾分。朱橚心潮涌動,下定決心要干出一番成績。
幾日后,接到朱棣命令的三保趕來京中,明太祖朱元璋親自面見考校了一番,見這三保眉眼平和不驕不躁,行事謹慎,對他提出的問題也能對答如流,心里不由得滿意了幾分,揮揮手叫人回去,三保也不好奇,目不斜視地退了出去,半分禮數不差。
朱元璋看著心中愈發滿意,見人出去剛要夸贊幾句,就見一旁的朱棣嘴角翹起,笑呵呵地。朱元璋頓時把臉一黑:
“傻笑什么薦個人就把你樂成這樣,沒出息的東西”
“不是”朱棣有些郁悶,“父皇您不也覺得三保不錯嗎”
朱元璋瞪他:“你現在沒事了是吧滾去幫老五籌備出海,辦不好咱的絲綢之路,咱抽死你”
是的,朱元璋受了前朝和后世的啟發,也準備開設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五皇子朱橚就是給他打頭陣的。
朱棣也知道這是正事,當下也收起了耍寶的姿態,認真道:“兒臣省得,大哥現在在五弟那,兒臣稍后便過去。”
“不過父皇,”他神色愈發認真:“楚姑娘說的沒錯,強大的國家實力才能托舉自信,開海禁有利于中外交流。”
他用上了水鏡里時髦的名詞。
“但往來之間也易生亂,一旦
海寇橫行,危及我沿海百姓,海上通商亦會受阻。依兒臣所見,還得加強海防,組建一支強健的水軍,衛我疆土。”
這話說得中肯,朱元璋聽罷臉色好了不少,點點頭道:“你考慮得不錯,后世說什么堅船利炮,水軍利船只,火炮利遠攻,要在這兩者上下功夫。”
“沒錯”
朱棣神采奕奕地講著自己的想法,他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說得頗有可圈可點之處,朱元璋不自覺點頭,心里又糾結了起來。想到朱棣剛說朱標在朱橚那,想必是叮囑籌備出海事宜。
要說朱元璋對這個長子可是一萬個滿意,能力強心眼好,恭敬孝悌,滿朝文武也服他,即使知道后來登基的是朱棣也從容沉穩一如既往,反倒還處處幫扶弟弟,委實是一個模范兄長。
但朱棣呢,是史書蓋戳的永樂大帝,開創盛世,這些時日的言語行為也能看出不俗,并非沒有為君的資質。
況且他們至今也不知曉朱棣到底為何會登上皇位,朱元璋了解兒子,有朱標在,朱棣不可能造反,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他眸色幾經變幻,難得覺出了幾分頭疼。
唐朝。
貞觀君臣這段時間干勁十足,大唐的開放包容是華夏歷史典范,他們參與其中也與有榮焉,此時更是十二分上心。
李世民畢竟大手筆,繼籌備長安醫院之后又盯上了孔子學院。眾人討論來討論去,末了決定讓孔穎達去當這個孔子學院的院長,開設各類學目教授異國遣唐使,并有意無意透露在大唐做官的福利待遇,主打一個潛移默化。
“孔卿啊”李世民拍著孔穎達的肩膀言辭切切,“引進異邦賢才,朕可就全仰仗你了。”
君王殷切信任的目光讓孔穎達油然而生使命在肩的責任感,俯首叩拜:“臣定當竭盡全力”
“好啊”
李世民滿意了,接著道:“眾卿還可多多舉薦通曉異聞之士,大唐廣闊,也可走向異域,講好大唐故事嘛”
他把這套話術用得熟練,長孫無忌緊跟皇帝妹夫的步伐,提議道:“李太白的詩寫得好,風神瀟灑,逸興遄飛。我觀后世畫像,異邦人亦讀其詩,也可以送去嘛”
“白居易的也可以,好讀好懂。”秘書郎上官儀接過話頭。
房玄齡也覺得可行:“既如此,可遣樂師譜曲,傳之教坊,流波天下,自有化人之功。”
李世民眼睛一亮:“這個提議甚好,也好教天下人知道,我大唐是詩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