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哥兒在漢文學史綱要里說,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議,尚有華辭。文學史上也說,秦世不文,唯李斯一人。斯相撐起大秦文壇一片天。
楚棠說完,扶蘇王翦蒙家兄弟等人都向李斯看了過去,連嬴政都看了他一眼,微微頷首道:“不錯。”
李斯有些緊張也有些欣喜,他志在為政,但后人夸他辭章,而那篇諫疏又得了那魯迅先生如此高的稱贊,也不免心中高興。壓抑著激動,他拱手行禮:
“謝陛下嘉勉。”
秦始皇將手微微往下壓了壓示意他不必多禮,心里卻有些疑惑。
他本人雖于文章之道不甚上心,但扶蘇博雅,大秦開闊,哪怕先時亦有秦謳,怎么在后世就得了個“不文”的評價,大秦的文章當真如此不堪么
唐朝。
李白隨口吟誦起諫逐客書中的句子:“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后
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的確鋪陳縱橫、設彩華麗,當為秦世第一,后世的評價倒也恰當。”
杜甫聞言也有些感慨:“秦世不文,亦有國祚短促之因啊”
始皇既沒,天下大亂,二世昏聵,其后便是轟轟烈烈的各路諸侯百姓揭竿而起,戰亂紛紜,哪有年歲滋養文辭
好了,我們重新開始。
話音剛落,杜牧正襟危坐,李商隱也準備好了夸贊之詞,只待感受杜樊川的辭章之美,咸陽宮中的君臣亦是屏息。
楚棠: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她洋洋灑灑誦了一長段,抑揚頓挫感情充沛,頗有些慷慨激昂。
水鏡下方倏然靜了一下。
唐朝。
杜牧的表情有些龜裂:楚姑娘是在戲弄我吧是在戲弄我吧
這也不是阿房宮賦啊
另一邊,李商隱神情不樂,憤憤道:“楚姑娘是什么意思這分明是賈誼的過秦論她到底講不講阿房宮賦了”
作為杜樊川的野生粉絲,李商隱為素未謀面的“神交好友”抱不平。
漢朝。
賈誼當場呆滯:“我的文章,好像不叫這個名字吧”
未央宮。
劉徹嘴角抽了抽:“倒也不必這么張冠李戴吧這楚棠又憋著什么壞”
深受迫害的豬豬陛下顯然非常有經驗。
北宋。
蘇軾搖了搖頭,有些好笑道:“賈誼此文本為遣秦之過,然上篇中,秦之過只在最末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一句,前則大肆鋪陳秦世創業之堅、始皇之績,比起阿房宮賦之諫責,簡直可以稱得上褒揚。楚姑娘又有意停在此處,連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都不曾誦及,莫不是有意先安撫一下秦始皇”
畢竟賈誼上篇寫得實在精彩,楚棠朗誦的那一段更是精華中的精華,全是溢美之辭。
對自家兄長天馬行空的想法有些無奈的蘇轍嘴唇動了動,沉默了一會兒才干巴巴道:“那楚姑娘還挺有心的”
秦朝。
咸陽君臣再次面面相覷,楚棠背的這段他們不算太陌生,嬴政記得很清楚,水鏡第一次出現時,楚棠就誦讀過相關文句,說這是后代文人夸贊他雄才大略,威震四海。
但是嬴政凝眉:“這些字句與阿房宮似乎無甚關聯”
他也通詞句,知道賦體體物鋪排,楚棠剛剛讀的那些和阿房宮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啊
“或許后代文人有自己的想法吧”
蒙毅神情激動,這些句子寫得太氣勢縱橫了,簡直將陛下的英明神武刻畫得入木三分他只恨自己手慢沒有將那些句子記下來不過問題不大,宮中有人專門記錄,蒙毅決定一會兒就去要一份來日日誦讀。
他眼中精光閃閃:“陛下百世不遇之君,或許像丞相所說的,后人賦阿房宮,實際是為追摹陛下功績。宮殿是死物,哪有人重要”
他說得坦蕩,神情還頗有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嬴政不由得露出幾分笑意:“大秦基業,亦賴先祖與諸臣。”
“陛下”
眾人眼中隱有動容,他們的功勞,陛下都記得
殿中君臣融洽,然而楚棠:大家應該也聽出來,剛剛我背的其實是賈誼的過秦論。
秦始皇:
今天的楚棠,看起來似乎有那么一些不順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