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枕頭下面摸出一小卷鈔票,都是1元和5角,“拿去,買點糖。”
“爸,玟玟都是大孩子了,不怎么吃糖了。”奚繡藍看著那一圈零錢,心里怪不好受的。老兩口一個月退休金有100多元呢,只是錢外婆一直很節省,掌握了家里的財政大權,老頭手里沒幾個錢。
“那給買點補腦子的,核桃,好吃,給孩子買點。”奚外公把錢硬塞到康妙玟手里。
“外公,你對我真好,等以后我掙了大錢,給你買好吃的好喝的。”康妙玟笑瞇瞇的說。
奚外公笑嘻嘻,“好好,我等我們家玟玟長大了賺大錢。”
回家路上,奚繡藍昂首挺胸,一直精神十足。
康衛國小聲說“你媽今天高興著呢你拿了年級第一,全滿分,她恨不得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
康妙玟不由得咧開嘴笑了媽媽也很好玩嘛理解理解,多年來她總被生了“帶把的”的妹妹壓了一頭,如今可以大吹特吹女兒的年級第一,看來今天是大獲全勝呀
安徽素有文風,“桐城派”就是清代著名散文流派,出過若干大家。到了現當代,安徽學生也以聰穎、勤奮而著名,安徽孩子會讀書會考試是出了名的。
不管什么年代,讀書好、會讀書的孩子都會得到他人的另眼相待,“別人家的孩子”是其他孩子的噩夢,是自家父母長輩炫耀的資本。
過了年初二就是往親戚朋友家拜年的日子,奚繡藍是姐姐,因此每年都是奚繡娟一家過來給姐姐一家拜年。奚繡娟沒帶菜,帶了一包大白兔奶糖、一盒烘糕、一盒寸金,一兜子國光蘋果,一兜子橘子。在1989年初來說,也是一份很拿的出手的禮物了。
奚繡娟好面子,好面子的人不愿意落話柄給別人,親姐姐也是一樣,因此面子工程一定要搞的。
好面子的人也比較好拿捏,看起來奚繡藍也比較能拿捏妹妹。
大年初五,康妙玟回學校上補習班。
仍然是小程老師給她上課,上午上高一下的數學課,下午刷題。差不多是一天一個單元的進度,公式和題型講的飛快。
課間休息的當兒,程老師為她簡單介紹了高中部的情況。高一每個班人數更少,每個年級5個班,人數大概是200人左右,每個年級有3名數學老師,高一是陳老師帶數學興趣班;高二也差不多,是一個姓鐵的老師帶數學興趣班,也就是競賽班;高三就要全力沖刺高考了,反而沒有競賽班。
高一數學興趣班已經學完高一數學,下學期開學要開始學高二數學,預計在7月底學完高三數學,9月是高中數學聯賽暨奧數初賽。
高二到下學期基本就沒啥競賽了,有精力的可以刷一下高中數學聯賽,哪怕進不去冬令營,省一等獎也是不錯的。總結就是中學階段能刷的競賽都去刷一下,如果時間上有沖突,那么選更有把握沖一等獎的競賽。
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
開學報到,趙老師帶她到高中部去見了高一一班班主任,抄了高一一班的課表。不過上了一周課之后,陳老師便帶她去高二一班,她的數學水平已經超過了高一。
高二一班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鐵老師,康妙玟帶了自己從春節后做完的所有試卷給鐵老師看。
鐵老師翻了翻試卷,另外翻出一張試卷給她,“給你30分鐘,能做多少做多少。”
一邊跟陳老師說話。
“怎么你教不了了”鐵老師說。
陳老師呵呵一笑,“哪里,就是她進度太快,我不能只顧著她不顧其他十幾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