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走過來,對她說不要在校園里溜達,早點出去,找自己的帶隊老師報到。
好吧,出去就出去。
趙老師和初三的帶隊老師正站在大巴旁邊說話,見她出來,都對她招手,問她題目難不難。
“二試第三題有點難,其他的不能算難吧。”
“一會兒看卷子。你都做完了嗎”趙老師問。
“做完了。”
“做的對不對”
“應該都對。”
趙老師高興的搓手,“行,你有這個信心就好。”
學生們陸續出了一中校門,有些學生的臉色明顯不好。
張婭寧只做出二試的第一題和第二題,第三題沒有時間做,看到題目她便果斷放棄。第一題和第二題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作對了。
大巴車上一片哀嚎,想必其他學校的考生也會是哀聲一片。
帶隊老師清點完人數,趕緊催著大巴司機開車回學校。
康妙玟只覺得很餓,可能用腦子用得多就是會很容易餓吧。趙老師給了她一根火腿腸,她撕開包裝,掰了半根,剩余半根遞給張婭寧。
張婭寧愁眉苦臉,“吃不下。我一想到題目沒做完,就根本吃不下。”
“人是鐵飯是鋼,吃點吧。”
路景延坐在她倆后面一排,臉色蒼白。
喬俊之也沒有好在哪里,低聲嘟囔“這就不是我們初一學生能參加的考試”
康妙玟很討打的說“很難嗎不覺得呀”
張婭寧又好氣又好笑,“不跟你比,你就不是一般的初一學生。”
康妙玟一臉正色,“我確實不是一般的學生,我是三班的。”
心情沮喪的喬俊之也忍不住笑了。
“這次沒考好也沒關系,明年再考嘛。再接再厲。”
張婭寧有點猶豫,“爸爸說,競賽是給尖子生一個我忘了那個詞怎么說的,總之,如果專門打競賽的話,對應的是各個大學的特招,比如科大少年班。”
身在廬州,最有名氣的理工科大學其實不是廬州理工大學,而是中國科技大學。
中科大少年班于1978年3月開始正式招生,單獨篩選、面試報名學生,對年齡的限制是未滿17周歲、且年級在高二及以下。
第一屆少年班一共21人,最小的學生只有11歲,來自全國各地,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天才少年。因為是理科班,有些多年后聞名遐邇的天才少年沒能進入少年班,比如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的安徽15歲天才少年査海生,査海生以筆名海子成名,被視為中國當代先鋒詩人。
目前設立少年班的大學有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12所,其中尤以科大少年班的創辦歷史最久、名氣最大。
科大少年班聽上去就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