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馨也很滿意,“這樣多好看呀。”
又為她挽了一下頭發,叫化妝師拿了發梳來,為她梳順頭發,扎了一個高高的馬尾。康妙玟從長褲口袋里掏出李安娜同學贊助的紅色緞子發帶,藍馨給她扎了一個蝴蝶結。
一邊說“妙玟,不要太緊張,就像平時跟老師說話一樣就行了,你平時怕老師嗎”
“不是怕老師,是尊敬老師。”
“對,你說的對極了,是尊敬。”
“你們想問什么問題之前報紙記者來采訪,都是事先擬好提問的問題的。”
“看來你已經對采訪有了經驗。沒有什么很難的問題,我們的觀眾想知道你平時是怎么學習的,你有什么好的學習經驗嗎”
康妙玟想了一下,“上課認真聽講,多做題。”老生常談罷了,人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你對應試教育怎么看呢”
康妙玟看了看一旁的教導主任和班主任,他倆都有點緊張,怕她說的話不太好聽還是什么。
她在腦子里迅速的組織了一下語言,“應試教育這個詞本身就帶一點貶義了,一個系統多年行之有效,能夠盡可能的選拔出合適的人才,說明這套系統很實用。”
藍馨笑了,“你說的很好,但不像孩子說出來的話。”
康妙玟不明白,直率的問“你們想達到什么樣的節目效果報紙上都說我是神童,你認為呢”
“神童是很好,但”藍馨想著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她想說的話嗎“不能拔苗助長。”
媒體真是奇怪呀。
這一天的采訪不能算是很順利,事后康妙玟回想藍馨在采訪開始前和采訪開始后說的那些話、提的問題,隱約覺得電視臺跟報紙這種紙媒的宣傳口徑不盡相同,紙媒都在說她是“神童”,是數學天才,但電視臺偏偏要唱反調。
但奇怪的是,今日廬州播出之后的效果仍然是正向的,比如一中來挖墻腳就是節目播出之后。
康家的親戚們也都看到了報紙和今日廬州,他們不一定每家都訂了報紙,但親戚家的孩子上了報紙和電視,還是非常令他們吃驚且驕傲的。就連奚外公和錢外婆都知道了,錢外婆高興得很,自己坐公交車來了廬州理工大學,到人武部找到女婿康衛國。
康衛國很吃驚,他和奚繡藍結婚十幾年,只有結婚的時候奚外公錢外婆來參加了婚禮,之后老兩口從未來過女兒家,就連康妙玟出生,也只是錢外婆去醫院看望女兒和外孫女。
“媽,你怎么來了有什么事嗎”康衛國想著難道是老岳父有啥事嗎
錢外婆皺眉,“咋啦我不能來”
康衛國忙說“不是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媽您不常來,我還以為是有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