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國家隊選拔賽,第二輪。
賽制仍然模擬io,將用兩個上午、6題來進行。這也是讓隊員們更熟悉io的比賽節奏。
從上午8點開始,4小時30分鐘,1題7分。
借了北大的一間教室,24名隊員,一人一桌。
大家都嚴陣以待。
康妙玟坐在講臺下面第一排,放好筆袋、三角尺等工具。大學生可不用什么文具盒,瀟灑一點的用課本夾著筆,本分一點的用筆袋。大學商店里有賣各種文具,筆袋也有不少,她買了兩只筆袋。
筆袋很樸素,是用牛仔布做的,簡簡單單。
她回頭看了一眼其他中學生他們都比她大,但還都是孩子,就算再怎么“久經考驗”,多少還是有點緊張的,今天、明天,將決定他們中間一半人的去留。
她突然覺悟到知識競賽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會有無數人倒在路上。最后的隊員未必是最聰明的幾個,但會是最會做題的幾個。
她會是特別的那一個嗎她最終會“贏”嗎天才并不罕見,作為人口數量全球第一的國家,中國肯定會有足夠多的天才,但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也不是人人都足夠幸運能遇到負責任的好老師,更別說肯定不是人人都有一對負責任且很愛孩子的父母。
她是幸運的,就憑這一點,她就跑贏了90的人了。
蘇淳教授拿著試卷進來了,“現在開始考試。”簡短直接,反而不講老三篇了。到了奧數集訓隊,要是還有人能忘了寫姓名,那就是不可思議的錯誤。至于作弊更不可能了,靠作弊是不可能進入集訓隊的。
試卷很快發下來,康妙玟先寫上姓名,然后快速掃描一遍題目平面幾何、函數、組合數學。
字母和數字在她腦中奔騰,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閃光連綿不絕。
人的大腦和心臟一樣,在母親的子宮中就開始發育、成長、運轉,一生不絕。大腦起的作用尤其大,心臟停搏還可以用體外循環維持、可以換心臟、安裝心臟起搏器,但大腦死亡是沒法換個大腦的,腦死亡就是真的死了。
一周的針對性訓練很有用,她現在拿到題目極少遇到不會做的,只要是學過的內容、做過的題型,它就是改頭換面也難不倒她。教練們都鼓勵隊員在有余力的時候思考更簡潔的解法,一道題通常不會只有一個標準解法,誰的解題方法更簡潔,誰就可能得到更高的分數,或者多一次機會。
那種“我能”的玄妙的狀態如期而至,筆尖在紙面上移動,一個個數字、字母、符號從筆尖流瀉而出。她接受的數學訓練讓她不假思索的計算下去,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噼啪閃光讓她知道自己是正確的。
這種感覺真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