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只有20斤魚,康衛國弄了一個大水桶裝魚,借了一輛后面可以裝貨的二八大杠,右邊放魚桶,左邊帶閨女,一路瀟灑的騎回家。
張婭寧和馮婷婷也都去找自己的爸爸,張鳳池是計算機系的教授,計算機系已經抬走了分到的魚,這會兒也是用一臺地秤給老師職工們分魚。
負責分配的人喊著“各位老師不要急啊,拿了桶來裝魚的老師記得自家的桶,分不清的就寫上名字,我給老師們稱好,只多不少稱完了就給各位老師送貨上門啊”
張鳳池拎著自家的大水桶等在一旁,見小女兒來了,笑著說“你怎么過來了”
“跟康妙玟和馮婷婷一起來的,康叔叔在塘里抓了黃鱔,帶著康妙玟先回家了。爸爸,你怎么拿回去”
“等下分好了,系里用三輪車給送到家里。”張鳳池指著旁邊的三輪車,三輪車車斗里已經放了幾只桶。桶的材質不同,有木桶、塑料水桶,還有裝油漆的鐵桶。稱好了魚,還有人往桶里放自來水,確保魚還能活上幾小時。
張婭寧想到中午便能吃到鮮魚,口水都分泌了許多。
“媽媽的那份呢”
“你媽媽系里人少,已經分完了,也是用三輪車送到家。她剛回去。你大姐一姐呢”
“大姐在洗衣服,一姐去買菜了,媽媽沒空買菜。我掃過地才出來的。”家里人多,姐妹三個都要做家務,媽媽很辛苦,要上課、備課,還要做家務,太累了。
“那你等下跟我一起回家吧。”
就是簡單枯燥的稱魚看著也很有意思,一共就兩種魚,鯽魚小鯉魚大,但都是20斤,自由搭配。到了張鳳池,他趕緊報上兩種魚的數量鯉魚一條,其他全都是鯽魚。
抓魚的職工麻利的從大竹筐里抓出一條肥美的鯉魚,放進大水桶;又刷刷的往里扔鯽魚,地秤上的秤砣已經搭配好,少一條不夠20斤,那么就再扔一條進去。
秤砣一端翹起。
其他人也沒什么好說的,這是公家的福利,只多不少,到自己也肯定一樣。
職工麻利的將大水桶放上三輪車,“下一位老師”
張鳳池認認真真的在一張活血止疼膏的一半上寫了“張鳳池”三個字,用小剪刀仔細剪開,貼在水桶外面。另一半收到褲兜里。
“婭寧,走了。”高高興興的騎上自行車,帶女兒回家。
等著吃魚嘍
這邊馮康志也在等著稱魚。他從家里拎了一只木桶來裝魚,一旁還有同事跟他說話,“老馮,你這個木桶結實”
“秋菊從她娘家帶來的,用了十幾年了,結實得很”馮康志老老實實的說。
同事看了看他身旁的女孩系里都知道馮家的女兒是收養的,但跟疼親生的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同事們都不覺得有什么;這次孩子親媽找上門來,老馮肉眼可見的憔悴了,孩子也瘦了一圈,怪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