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沒有直接到古巴的飛機,從北京飛到巴黎轉機,在巴黎不需要出機場,趁著候機的時間在戴高樂機場逛了逛。
4個男生護著康妙玟,一路把機場里的商店逛了個遍。90年代初中國能坐得起飛機的非富即貴,人數很少,國內的機場也就那樣,即使北京的“國際機場”也就一般,跟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機場沒得比。
5個學生都是第一次出國,不免有點劉姥姥進大觀園,看直了眼。康妙玟稍微好一點,她是沒有出過國,但去過香港,當時香港和國內的機場都是很繁華的了。
從北京到巴黎要12個小時,再從巴黎到哈瓦那要大概9個小時,加上轉機候機的時間,一整天就過去了。
一開始在北京上飛機大家都很興奮飛機吔從窗口望著下面的云層都覺得興奮得不得了。但到了巴黎飛往哈瓦那的飛機上,覺得也就那么回事了。
在飛機上也不分到底什么時間,困了就睡下,空姐給拿了薄毯蓋上,服務熱情周到。飛機餐因為是外國航空公司,的都是西餐,主食面包、主菜雞肉、一小份蔬菜水果沙拉,一塊芝士奶酪塊,居然還有甜點,一小塊奶油蛋糕
中學生們都很興奮,一邊吃一邊點評。飲料有果汁可樂礦泉水,也算選擇多多了。
“聽說頭等艙還會香檳酒呢。”康妙玟說。
“香檳酒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一個男生笑著說。
“香檳也還是葡萄酒啊,就是好喝一點。”
“要是有機會去巴黎逛逛就好了,可惜沒給我們弄個法國簽證,不然等回來的時候在巴黎轉轉,買點東西”康妙玟帶了不少錢,古巴用的是古巴比索,領隊說到了哈瓦那可以去古巴銀行換當地貨幣,組委會組織旅游的時候可以買東西。不過古巴遭遇美國的經濟封鎖,市面上商品不多,很多生活必需品常年都呈短缺狀態,普通民眾很多甚至連最基本的肉蛋奶都得不到滿足。
看來這錢在古巴很難花的出去了,機場商店里的東西又很貴,只有免稅店可以看看,她已經看好了一些物品,準備給媽媽和姨媽各買一套法國化妝品,給老爸買條領帶吧,可惜免稅店里沒有魚竿,不然給他整一套外國的高級魚竿,他肯定會樂顛顛的拿出去顯擺。
給奶奶就買一條羊絨圍巾,嘿嘿,冬天裹著圍巾出門,也方便奶奶顯擺。至于爺爺,爺爺不怎么出門,要不,買雙皮鞋也很好。
想著想著,又睡著了。
下了飛機還迷迷糊糊的,男生們一路帶著她,幫她取行李,帶她出機場上組委會的接機大巴。古巴是熱帶國家,但因為是海島國家,海風嗖嗖,也不算特別熱,至少不是那種叫人煩悶的干熱。
古巴好在是北半球唯一一個ciais國家,中國對古巴一直有援助,不少中國人在古巴做生意,早些年都是國營的,這十來年改開后,私人做生意的也多了。古巴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也說英語,因此古巴組委會方面給各國找的翻譯基本就是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