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的技法你都已經掌握了,我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教你的。繪畫這種事情不是年限越長畫的越好,靈氣這種特質可望而不可求,你有技法有靈氣,已經有資格開畫展。”
康妙玟眼睛一亮好呀這話我愛聽
“現在跟你說,就是想要你這一年多畫一些畫,其他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好好畫畫,到時候我挑幾張。”
“嗯嗯”她連忙點頭,“我一定好好畫”
開心這可是對她的繪畫能力的重要肯定呀算起來她學國畫也就兩年多吧,國畫從畫風上分寫意和工筆兩大類,題材上分山水、花鳥、人物三大類。近現代國畫大師輩出,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徐燕孫、吳昌碩、傅抱石等等,數不勝數。徐悲鴻的駿馬、齊白石的蝦、李可染的牛,都是國人如雷貫耳哪怕你壓根對藝術毫不關心都知道的。
這就是“個人特色”。
季鴻羽擅長潑彩寫意花鳥,康妙玟也就學的潑彩寫意花鳥,夏天荷花,冬天臘梅,春天月季、迎春,秋天桂花、菊花,基本有什么畫什么。寫意不像工筆那樣追求細節,更強調“意境”、“以意為之”,她很喜歡這一點。
潑彩從潑墨進化而來,古已有之,只是后來失傳,今人重新發現。張大千旅居南美巴西期間,從潑墨到大潑墨,發展出了大潑彩,在畫面上大面積使用潑彩技法,但又仍然是中國畫的本質。工筆畫的技法還有重彩,跟潑彩很不相同。
康妙玟用水墨畫荷葉和桂樹,而用潑彩畫荷花和桂花,筆觸輕靈曼妙,畫面層次分明,濃淡適宜,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很好看”。
回家便翻出之前的畫稿,一張一張的翻看。
今天國慶節,上午去了奚外公家,跟外公外婆姨媽一家一起吃了午飯。華江今年小學五年級,明年就要小升初,他媽奚繡娟現在看他學習看的很嚴,華江的成績還不錯,目前能在班級前三。小學嘛,也沒有什么知識難點,真的只要聽課加好好做作業就行了。
奚繡娟說要借康妙玟初一課本和課堂筆記,準備讓華江從現在開始學初一課程,康妙玟為表弟默哀一秒鐘。競賽方面,廬州市每年都有若干針對中學生的比賽,奚繡娟現在明白了搞競賽的好處,準備讓華江也走競賽生的路線,初一數學,初二數化物生,看他對哪一個科目更感興趣。
這樣也行。
大家都在卷,你不卷,你就落后了。
奚繡藍進了書房,“你在找什么”
“看看我的畫稿,找幾張畫的好一點的。”
“我以為你給你表弟找書呢。”
“初中的書沒了,課堂筆記倒是有,但不全,有很多課我都沒上。”
“書怎么沒了”
“你忘了去年暑假你就把書借給你同事的孩子了。”
“哦對對,我忘了。借給誰來著我過幾天找她要。”
“她要是還用,我就找竇海驪借吧,他初中的書應該都留著呢。”
“那正好,你給竇海驪打個電話,你爸爸明天請竇家父子過來吃午飯。讓海驪明天把書帶過來,好吧”
“行,我來給他打電話。”
搬了新家還是住的很舒服的,鋼琴搬到書房了,看書、畫畫都在書房里,臥室就是睡覺的地方。房間面積沒變,同樣的設計同樣的房型,但因為沒了書桌和鋼琴,房間看起來也寬敞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還沒有裝空調。
算了,畢竟現在空調可真是太貴
她沒跟媽媽說季老師的畫展,還早吶但也沒找出幾張滿意的畫,看來,還是要抓緊時間多畫幾張。現在最頭疼的是學業太緊張,在學校里基本沒有時間畫畫,不行就減少練琴時間吧,她又不是要當個鋼琴演奏家,每周練琴6天也太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