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繡藍也沒那么小氣,主要還是現在家里有錢,很大度的同意了。還表示大伯和侄子來的話,她反正不上班了,正好有時間帶他們父子倆去買東西。
康妙玟就是聽父母說了這么一嘴,也沒往心里去。現在中國群眾的消費模式就是到上一級城市買東西才叫“有檔次”,比如農村人愛上縣城買東西,縣城的要到市里商店買東西;老家距離省會很近,坐汽車只要兩個小時,老家親戚到省會來買結婚物品很正常。就是這個時代,廬州群眾到上海去買結婚物品特別是給新娘買衣服都是最高規格呢。
大伯她見的不多,印象里就見過幾次面,只記得膚色黝黑,貌不出眾,掉人堆里找不出來。堂哥康志勝就更不熟悉了,完全陌生人。
大伯和堂哥頭一天來省會,家里氣氛還挺好的,康衛國到汽車站去接了大哥和侄子回來,奚繡藍做了一桌好菜招待親戚。康有財還挺客氣,一直說弟妹別忙了夠吃了。
康志勝也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一臉憨笑。
他倆確實是來省城置辦結婚物品的,本省婚嫁傳統,男方住房,彩禮若干,女方家具和生活用品;男方還要為新娘置辦新裝和首飾,講究的人家會置辦一年四季的新衣,春夏秋冬各幾套;首飾要“三金”,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
康有財攢了一輩子錢討媳婦,這下子花得干干凈凈,但心情是愉快的,樂得臉跟菊花似的。
晚上便讓康有財父子倆住樓上客房,把康有財父子倆震驚得不要不要的。
第二天奚繡藍又很盡心的帶父子倆去買衣服,春夏秋冬各買了一套,還買了布料,可以讓新娘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找裁縫做新衣,買了足夠春夏秋冬各做一套的布料,包起來拎著都是一大袋。
又買了兩雙皮鞋,兩雙涼鞋。康有財在縣城的工廠工作,不是真農村人,新娘子也是縣城姑娘,父母都在工廠里工作,所以康有財對兒媳婦那是非常滿意。
以奚繡藍的意思,干脆她來出三金的錢,這樣也算叔叔嬸嬸給侄子的婚事“贊助”了,等參加婚禮的時候再包個500元的大紅包,絕對夠意思。
康妙玟沒有對這種人情來往發表意見。
第二天專門去看三金,一上午也就買好了。
康妙玟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還沒事,晚飯回家,卻見奚繡藍并沒有做飯,廚房一片狼藉,連鍋都摔了。
“媽”她一臉莫名,媽媽平時脾氣其實不太好,但摔鍋砸碗的次數很少,因為“砸完了還得花錢再買,花的還不是我的錢嗎我傻啊”。
康衛國從臥室出來,一臉無奈,“家里沒做飯,你上外面吃,要不去吃食堂吧。”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沒什么。”
奚繡藍怒氣沖沖的出來,“什么沒什么家里的事情沒有什么不能跟玟玟說的,玟玟又不是小孩子。”
康衛國一臉難堪,“我明天就送他們回去,行了吧”
康妙玟猜到是大伯和堂哥的問題了。
“大伯說什么了嗎”她尋思著大伯以前也沒出什么幺蛾子啊。
奚繡藍哼了一聲,“你大伯你叫他大伯,他可沒念著你是他侄女呢。”
問題不小
“他干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