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蘇子言,來,繼續說。
蘇子言好呢,政哥。
第六位襲吐蕃,滅契丹,震邊疆,言安祿山會反,遭遇讒言陷害被貶的唐玄宗養子,王忠嗣。
第七位平叛亂,滅揭師國,破石國,抵御安祿山叛軍時,被冤殺的一代猛將,高仙芝。
這兩位將領一出來,眾人就發現了其中的不同。
前面的都沒說結局,這兩位卻說了。
還明顯的點出了同一個原因。
安祿山。
也讓大家清楚,這兩位同為唐玄宗的大將。
李世民是氣的不行“唐玄宗這個廢物,是后世哪個子孫,簡直混賬。”
如此孟將啊,都這樣沒了。
李淵也是憤怒的很,要不是他實在是不知道唐玄宗是誰,早就把人叫來,狠狠收拾了。
其他的人更別說,宋武帝劉裕,后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曹操等早就眼睛紅了。
這些大將為何別人不好好珍惜,不珍惜給他們啊。
他們絕對會好好對待的。
羨慕這個詞,他們真的說膩了。
同樣看到這的高仙芝和王忠嗣,只是嘆了口氣,是他們時運不濟,沒有遇上明君。
可他們更不甘心的是,前期的陛下那般賢明,可后面為何就那般了
但讓他們現在就走人,他們也做不到。
只希望陛下,能夠因此醒悟吧。
李隆基沉默的看著天幕,他不傻,否則也不會有前期的功績。
所以在看到安祿山叛軍時,那仿佛丟掉的腦子,緩緩的開始回來。
第八位奪回長安和洛陽,平安史之亂,定兵變,退吐蕃,堪稱對唐朝有再造之恩,被唐德宗尊稱為尚父的一代能人,郭子儀。
第九位抵御叛軍,守太原,伐安慶緒,鎮起義,唐朝中興第一人,李光弼。
第十位從南詔收安南全境,修筑大羅城,退南詔,守蜀中,多次重創黃巢起義軍,晚唐最后的救星與驕傲,卻終于擁兵自重,高駢。1
整個大唐的平行時空皆沉默。
若說前面五位大將,讓他們高興自豪驕傲。
后面這五位,就讓他們難受。
不是說他們的戰功不行,反而他們戰功也相當顯赫。
可他們的戰功卻基本都是在守護國家,為何會這樣
無外乎是,唐朝出了問題。
群里也嘆息。
秦始皇大唐,兩個極端啊,極盛,極亂。
朱棣是啊,大唐的繁榮我們這些后世朝代無不羨慕,可惜了。
劉邦為什么會這樣呢
蘇子言因為他們出了一個騷操作離譜到令人難以理解的皇帝。
他把這五位將領放在一起說,也是有原因的。
蘇子言繼續打字。
后世稱唐朝為,盛世大唐,萬國來朝,繁榮空絕,然這一切,都因一個人,改變。
唐玄宗李隆基,一個前期超神,把大唐帶入到了極致的盛世,史稱開元盛世,那個時段,百姓幾乎手里都有余糧,真正的國泰民安。
可他后期成鬼,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懈怠政務,導致后來的安史之亂,為大唐盛世的衰敗埋下了禍患。
唐太宗位面
“這是哪個子孫,怎么能夠這么,這么”李世民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形容詞。
魏征向來言辭犀利,此時也是張了張口又閉上。
百姓手里有余糧,這是何等的無上功績。
這樣的大唐,又是何等的繁榮昌盛。
可是,后面為什么就變成那樣了
從那幾位大將的經歷就能窺探一二,后來的唐朝會是多么的衰敗。
他不明白,同樣一個人,為何能夠做到這般極端
房玄齡嘆息一聲“奸臣當道,本身定力不足,無忠臣死諫,可惜可悲。”
漢武帝位面
劉徹下意識眼睛睜大,這位皇帝,可真是個人才啊。
“他怎么做到那么逆天的功績,又是怎么做到一夕敗落的”
衛青沉默,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