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意有一段時間沒關注這部紀錄片,所以也不覺得時間長。此刻突然看到消息,倒是先愣了一下。
第一反應就是把消息轉發給師父看,但是還沒付諸行動,師父的電話就打進來。
“文化情懷準備在一號臺上線啦”
“你知道不”
姜意應聲,“我知道。”
“后天晚上。”
“對對對,你有時間看一看嗎”
姜意看一眼帳篷外的黃沙,回答“不出意外有時間。”
如果起沙塵暴的話,信號受到影響,可能會推遲。
“好,我們也準備看啦,都讓你師兄定好鬧鐘了”
師父說了一通,才掛斷電話。
裴無司在一旁耐心等著,電話掛斷后,他才問“紀錄片上線了”
“對。”
姜意說著,抬頭與他對視,繼續道“剛剛收到的通知,文化情懷紀錄片后天晚上在一號臺上線。”
裴無司打開天氣預報,看了一會后抬起頭。
“這幾天天氣還可以,應該可以準時收看。”
姜意低下頭,回復對方消息,表示收到。
回復完,裴無司還在看天氣預報。
姜意湊過去與他一起,看到最近的天氣,是還不錯。
裴無司往后翻了翻,說著后續的計劃他們準備一周后才出沙漠。
*
沙漠的天氣預報還算精準,雖然第二天上午有一點小波折,但是最終還是平平淡淡度過。
夜晚,明月高懸在天幕,月光照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亮堂堂的,只有明暗陰影的區分。
姜意坐在外面看星空,裴無司在帳篷里做飯。
晚上七點半。
兩個人面對面坐在小桌子前,側面放著一個平板,準時播放文化情懷的紀錄片。
這種紀錄片不像普通的娛樂綜藝,有很多的宣傳推廣,開播算的上是悄無聲息。
不過渠道也和其他的娛樂綜藝不一樣。
紀錄片的首播是在一號臺,緊接在新聞聯播后面,可見受到的重視程度。
不過,它的網絡渠道暫時不上線。
姜意和裴無司兩個人正在看一號臺。
新聞聯播結束后,就開始放紀錄片的宣傳和剪輯。
姜意出現在前五秒的鏡頭中,十分吸睛。
姜意看著屏幕里的自己,喝了一口蔬菜湯,微微瞇瞇眼睛,已經十分自在了。
裴無司停下吃飯的動作,認真開始看。
紀錄片,兩期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姜意是頭一個。
紀錄片開始正式播放,先簡要介紹傳統的文化遺傳木雕,介紹棗鎮,然后介紹姜意。
全部介紹完,開始一步一步往后推。
紀錄片的拍攝和剪輯是兩個團隊。
木雕這部分拍攝結束后,七個工作日內就會送傳到剪輯后期團隊。后期團隊開始剪輯,不斷細化,一直到現在上線,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十分多,效果也是顯著的。
明明是一個不太吸引人的科普視頻,還帶著一點“說教”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卻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人想往后再看一點點,一點點疊一點點,一直到全部看完。
第一期兩個小時。
看完后,姜意才看見溫如玉給她發的消息,希望可以宣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