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本身就是公主,就算母
親沒有為死去的父親守一年,那也沒有什么,也沒有人敢說。母親要是喜歡其他男子,她也可以把人養在照樣長公主府。
“母親還算年輕。”趙元慎道,有許多女子都能活到七八十歲,甚至更久。母親這一輩子,也許一半都還沒有過完,找一個人陪陪也不錯。
主要是昭陽長公主多跟沈默接觸,也沒有特意去避著趙元慎他們。趙元塵只當是母親關心他,而趙元慎想的更多。
趙元慎讀書多,也懂得思考,他不可能要等到昭陽長公主和沈默有更多的接觸才知道。
先前,皇帝還曾經召見過趙元慎,問趙元慎對昭陽長公主再嫁如何看。趙元慎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又說了本朝的規定,昭陽長公主再嫁了,對皇帝對朝廷都有好處,可以鼓勵那些寡婦再嫁。
趙元慎為人子,他當然沒有要阻止昭陽長公主再嫁的意思,一切都得看母親的意思。
“兒子只是不希望母親嫁非所愿之人。”趙元慎擔心母親為了嫁人而嫁人。
別人都說母親當年就是為了皇帝舅舅才嫁給父親的,而現在,趙元慎希望母親能嫁給她所愛的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很多人未曾見面就已經定親,等成親那一天才見面。”秦如玥道。
母親還是別等太后外祖母趙元慎想到那個愛情至上的外祖母,他就覺得外祖母是一個別人說幾句就會隨意賜婚的人。
“這些事情不用你憂心。”秦如玥道,你只管著侯府就行。
在秦如玥少出門這一段時間,來找她的人可不少。有的人就是帶了年輕俊秀的男子過來,說是讓那人給昭陽長公主撫琴唱曲,秦如玥沒有把人留下來。
天底下不乏要走秦如玥這個長公主門路的人,甚至還有文人給秦如玥寫詩詞,那些詩詞都是夸贊她的。
秦如玥沒有告訴趙元慎這些事情,只要她自己內心堅定,也就不容易被人蒙蔽。也有個別有才華的人沒有門路,他們也會去找門路。
她前世曾經看過一個野史,說是唐朝的玉真公主就跟很多文人墨客有牽扯,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曾經寫詩贊美過她,玉真公主還把那些人引薦過給皇帝。
一個沒有成親的女子,總是更容易卷入這些桃色新聞之中。
秦如玥有自己的判斷,她被感情沖昏頭腦,皇帝總不會也被所謂的感情沖昏頭腦吧。
慈寧宮,太后正聽她娘家人說話呢,她的兄長有著承恩公的名頭,卻不被重用。別人當了太后,娘家人都能高升,還算是大權在握,而她當了太后,娘家人更像是擺設。
太后娘娘,正好昭陽她表嫂前年沒了,不如就讓她跟她表哥湊一對得了。承恩公夫人道,等她嫁進來,臣婦定然對她好的。本就是自家人,也沒有那么多講究。
這太后遲疑,就算她賜婚,她的懿旨也出不了慈寧宮,就算出了慈寧宮,那一道懿旨也會被攔下。
慈寧宮出去的懿旨都得經過皇帝的允許,沒有皇帝的允許,根本就沒有用。太后不想再那么丟臉,一次又一次,她是太后啊。
太后看著娘家嫂子,她曾經是庶女,即便成為太后了,她在這些人面前還是有一種弱勢感。
您是昭陽的生母,您跟她說說,這一件事情就成了。承恩公夫人原先還在想要給兒子找什么樣的續弦,昭陽長公主也成為了寡婦,那不是正好么,上天要讓昭陽長公主嫁入他們家,這也是緣分,一個寡婦,一個鰥夫,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早年,臣婦的夫君也曾經為您的侄子求娶過昭陽長公主呢。
太后記得這一件事情,當年,她的兒子還沒有登基為帝,娘家人就已經在說讓昭陽嫁過去。昭陽不愿意還沖到她的面前,問她知不知道現在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她是不是就想著要幫襯娘家,要當扶弟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