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舒服嗎”
玉荷看著坐在床邊的男人搖了搖頭“已經好很多了,不難受了。”
小姑娘的模樣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干凈,但也比平日里多了一些蒼白脆弱。大概是昨夜的事情,鬧的。
“抱歉。”宋翎鈞低頭
“沒關系,宋知青,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夫妻。”
“當然,是夫妻。”
得到了準確不誤的回答,小姑娘臉上笑的更加燦爛。
見她笑,青年也跟著笑。
“餓不餓,要不要我把東西端進來喂你。”
“不要,我要自己下地。”
“能走路”
“嗯,能走。”
她走得有些慢,但能走。加之身邊有個男人跟著伺候,這事情也就好解決。
客廳的餐桌上,已經擺滿飯菜。小姑娘坐在位置上,慢悠悠的吃起來。或許是不放心她,男人坐在餐桌旁照顧她。
兩天寸步不離,日日在一起。
等身體好了,宋翎鈞又要開始上課了。不過接下來的日子,小阿荷沒有以前那么閑。
白天她會陪著宋翎鈞一起去上課,就坐在他身邊,因為足夠安靜,也因為足夠乖。班上的同學和老師,對她很友善。
并不會欺負她,也不會趕她走。
她除了是宋翎鈞的妻子,也是學校教授的兒媳婦。而且她不吵不鬧,班級里也有那么空位子,自然不會說他。
他們對她很好,也很包容她。
晚上回了家,宋知青就會教她簡單的識字,一天兩個字,兩天四個字。半年過后,小阿荷已經認識很多很多字。
但就是不會寫,寫出來的字也沒有宋知青寫的好看。彎彎扭扭,亂七八糟。
但好在,她會寫了,不是嗎。
她也可以像宋知青一樣讀書看報,在發現自己能寫字之后,小姑娘就讓宋翎鈞給她拿來信封,然后七七八八,寫滿一大串字。
在讓宋翎鈞帶她去郵局,將這封信寄回老家,寄回她生長大的地方
又過了一個月,樓下郵箱突然多出一封信。而那封信,是從那個地方寄來,小姑娘笑了,笑得很開心。
信中有很多大娘讓人幫忙寫的話,最后是程水力的話,他說家里一切都好,也希望她一切也好。
秋去冬來,又是一年除夕。
玉荷和宋翎鈞再次來到宋家父母的住處,而這次也同樣和以前一樣,沒有事情讓玉荷做。
不過到了最后包餃子的環節,小姑娘有點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做,就拉了個椅子坐在一起幫忙。
她不會做飯,更別說包餃子。
一個餃子包的丑的讓人根本下不了口,宋如看到這幕不經嘲笑道“嫂子,你這餃子包的也太丑了你平日里不做飯嗎”
這話如同一個小炸雷,讓原本只是不好意是的小姑娘立馬愣在當場,然后用余光去偷瞄自己的婆婆。
玉荷有點小笨,不代表她是真的傻。她知道宋母肯定不喜歡她好吃懶做這一點,特別是宋翎鈞要上課,又要照顧她。
這太累了,也太不體貼人了。
作為一個妻子,她其實并不怎么合格。宋如或許也發覺自己說錯話了,便趕緊扯開話題。
“嫂子是南方人,不會包餃子很正常。對了,嫂子,你家那邊過年和我們這里是一樣的習俗嗎”
這話給玉荷解了圍,也讓她松了一口氣“其實沒什么不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們家那邊過年是不吃餃子。我們會吃雞,燉湯,湯里會放上特制的肉圓,會很香。”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