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選課長了,老先生曾經做多年塾師,因此全部是按照私塾教法。
她們姐妹四人,必須選出一位課長。
有時候,麗姝覺得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斗,但她年紀還小,當課長估計不夠格,即便她已經背下整本的千字文了,麗嘉從前在女學學過一遍,還沒有麗姝背的順暢。
盡管如此,麗姝覺得現下必定是麗嘉被選上。
她還對小傅氏道“娘親,我覺得我肯定選不上了。”
“為何呢”小傅氏知曉,這種課長啊舍長啊對大人而言算不得什么,但是對于小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
麗姝就道“因為大姐姐人緣比我好,她又是長姐,我是小妹妹,就是我功課真的比她強,大家也覺得是僥幸。娘親,您送給我的那本詩經,我昨兒閑暇時看了一眼,大姐姐就說這些不成,不是女孩兒家讀的,會帶壞我們。”
小傅氏挑眉“這詩經讀書人科考還要考呢,其實除了有男女之思外,還有戰爭與徭役、底層百姓的苛捐雜稅、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等等這些都有的,你別聽這些,這大姑娘小小年紀,怎地如此道學。”
其實麗姝知曉麗嘉并非道學,而是她們天生就不喜歡不安分的人,比如她覺得奴婢就得沒有自己的主見,應該聽從小姐的,下人不能有心思,女兒家不能有任何逾矩,就該三從四德。
“娘,您還在坐月子,女兒就先出去了。”麗姝也不欲和小傅氏說太多,讓她煩心。
小傅氏笑道“先不忙著走,你爹爹說你祖母和伯母她們都上京去了,他自去讓管事辦了程儀,知曉你讀書很好,特地買了個玉蟬給你。”
“真的嗎”麗姝先是高興,又是搖頭“那只有我的,沒有姐妹們的,這樣豈非不好”這世上最忌諱不患寡而患不均。
小傅氏摸摸她的頭“真是懂事,但姑娘家不能太懂事了。她們若要,讓她們和你一樣背書最快不就得了。玉蟬佩戴在身上,就是寓意高潔之意,娘已經讓人用絡子做好了,你戴在身上,你爹見到肯定高興。”
麗姝摸到這枚玉蟬,小巧玲瓏,紋路精致,觸手生溫,她的確很喜歡,又有娘勸說她就收下了。
課長還未開始角逐,遲家送的嬤嬤來了,這位嬤嬤過來也著實引起了一些轟動。并非是她穿金戴銀,呼奴喚婢,而是她氣度凜然,行走坐臥都與眾不同,儀態極其端莊。
麗姝怎么也沒想到,這枚玉蟬沒有惹出風波來,可宮里來的嬤嬤卻是引出了姐妹間的一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