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三夫人平日以御史夫人自居,她也是出自名門,對鐘云冉那么好,都防著侄女兒,可見她的心里是想為兒子娶一門極其好的親事的。
那么這里誰又會比麗嘉的條件更好的,麗嘉是劉家長女,父祖都很得力,母族那里傅家已經是禮部任部堂,更何況傅氏看起來溫柔賢淑,天然富貴。且兩家是表親,曾三夫人知曉劉家欲結親,當然仔細挑選。
原本以年齡論,麗姝最為合適,甚至她性情聰敏,但是曾三夫人打探到麗姝之母小傅氏是傅家庶女,不如麗嘉的母親在傅家地位,就動了一番心思。
禮部掌管的正是科舉掄才,自己的兒子日后必定要走科舉之路,如此想來,更是左夸右贊。
不一會兒,又聽門口丫鬟報“老太太,太太,三爺和四爺來了。”
曾家下一代人丁并不是十分興旺,除了長房有一子外,二房只有一位獨子排行第三,三房長子已故,如今這位四爺就是曾三太太嫡親的兒子,至于還有個庶出的,排行第五,暫不贅述。
麗姝往門口望去,只見此時進來兩位少年,一位身材頎長,手持一柄紙折扇,身形略微躬著,看起來謙和有禮,另一位則是雪白的肌膚,花一樣的容貌,竟是雌雄莫辨的樣子。
二人一起行禮,樂的曾老夫人在,連忙道“這里都是你的姊妹們,我們也就不叫那么些虛禮了,來人,撤去圍屏。”
如此大家看的越發清楚了,劉家家教很嚴,姑娘們常在九江那樣的小地方,沒見過曾四哥兒這般的小郎君,除了麗姝和麗柔之外竟然都看呆了。
麗姝是被搞怕了,前世在嫁人途中夫君被一道圣旨劫走,立馬成了駙馬。況且,她易嫁幾次,雖然不至于冷心冷卻,但現階段還是覺得讀書重要,其他的就不多想。
至于麗柔呢,她是非常知趣,從很久以前她就知道,這家里最好的綢緞,最名貴的首飾都不屬于她,這樣漂亮的人兒自然也不會屬于她。
曾老夫人又問他們讀書如何
曾三公子笑道“祖母,今兒大伯又為我們延請了封老先生,那先生的學問是極好,孫兒和弟弟都很有長進。”
麗姝又聽喝麗柔交好的曾盈丹正道“這就是我那親哥哥了,他可不愛讀書了,平日里幫我父親料理生意,和我一樣,喜歡做生意。但我父親是一定要他有功名的,也不知曉是為何。”
有了功名可以不必跪下磕頭,做生意也更方便行商,若是附庸風雅,還能讓別人稱贊一聲儒商。
曾家始終是要分家的,到了下一輩,靠人家不如自己本事夠硬。
那位曾三公子脾氣極好,也十分謙和,常常妙語連珠惹得女眷們笑的前仰后合。可眾人的眼光仍舊在曾四公子身上,這位四公子雖然并不如他三哥這般信手拈來就是笑話,但他卻是個讀書種子,他除了相貌雌雄莫辨,性子溫柔,還頗帶些書卷氣。
曾家還是很有分寸,兩位公子也就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已然出去了,全程目不斜視,很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