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家必定要娶官家女,自古官商結合,屢見不鮮。
但若是鐘云冉能和曾三公子終成眷屬也是可以的,但是她們如此私會卻不妥了,麗姝想鐘云冉平日那樣操心的人,怎么會不知道其中危害,大抵是她前途忐忑,所以才會如此。
“走吧。”
轉眼冰雪消融,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大家也都換上了春衫,麗姝發現自己個子也長高了一點兒了,她對著鏡子里的自己比劃了一下。
她因為學業繁忙,尤其是龔先生布置的功課,每日回來都要閉門思索,不知不覺間,再見到流蘇的時候,她都覺得流蘇比起之前長開了一些,她和傅氏的關系,看起來比和麗柔好多了。
至端午前,家中又收到劉承旭的來信,他的任命已經由巡按御史又成了山東道監察御史,這次為期三年。
麗姝知曉她爹是個能臣,且不畏強權,雖然偶爾也有攀附之行為,但大是大非上還是很不錯的。
之后,聽聞爹爹離開河南時,河南百姓十分擁戴,當地民眾遮道挽留,并在郡學為他塑像祭祀。
祖父和祖母臉上都有光,祖母還特地道“你們爹爹啊在任上斥抑豪強,懲處貪吏,還擊破響馬,真真是政績斐然。”
大家聽了都十分高興,祖父也道“你們爹爹如今提調北直隸學校,督學順天府。放心,再過兩三年,指不定就回來了。”
麗姝也跟著很高興,因為她已經收到娘親的信了,信上說弟弟已經很會說話了,養的還極好,她跟隨爹爹去山東,要學山東的炊餅,回來做給她吃,讓她一切放心。
看的出來,小傅氏在外其實是很暢快的,怎么能不好呢。在外面沒有人知曉她和傅氏的情況,她能夠當家作主,和劉承旭又情投意合,且她還是有手段能轄制丁姨娘。
丁姨娘素來擅長隔岸觀火,挑起爭端,但她不敢真的冒頭,甚至也并不是很受寵,這是她的短板。
說起父親后院女眷,麗姝看向傅氏,傅氏眼底卻有掩蓋不住的失望。她很清楚傅氏為何如此,她早已年華不再,近來去廟里很勤,添香火錢更是當仁不讓,還常常喝藥調理身子,大抵就是為了再生一個孩子。
但是現在劉承旭居然還要外任兩年多,由巡按御史轉為監察御史,這兩年她依舊要獨守空房,就等于宣告一切都白搭了。
她又想如果一個男人只娶一個女人就好了,就不必有女人為了爭奪一個男人如此了。
麗姝很想娘親和弟弟,但是她又知道娘親在外過的好就行了,至于自己,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她始終相信這一句話。
今日老太爺和老太太在一起用飯,兩位少爺書景和書宜也過來了,麗姝則和姊妹們一桌,大家都很為父親高興。
“爹爹官聲這般好,想來去山東,不知道又要幫多少老百姓呢。”麗姝始終覺得做官就得有擔當,否則,還不如不做官,以免德不配位,百姓受苦。
麗婉附和“的確如此,爹爹上次在九江不也是幫了許多人么”
官場當然有黑暗,甚至身處其中,有時候都身不由己,可總是有人會有理想的。就像前世她嫁給鄭灝不成,有些沮喪的對劉承旭說想做女冠子,反而清靜。
爹爹就說他肯定會為他找一個踏實可靠的男兒,還勸說她說即便真的不嫁了,就進宮做女官,做女官也未嘗不好。那次是爹爹和她說的最多的一次,后來,也就沒有后來了。
席畢,眾人散了,傅氏顯得有些心事重重。麗嘉當然明白是因為什么,她安慰道“娘,女兒看你臉色紅潤許多,別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