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很驚訝“我看二太太您不是對那位麗姝姑娘很喜歡嗎”
“誒,正因為我喜歡她,我也不能不識趣兒啊。她是劉家嫡出的姑娘,為人那般聰穎,家族對她期望那么大。老三家的四哥兒還差不多,這點自知之明還是可以的。”曾二太太如此道。
卻說麗姝在回家后半月中,由劉老太爺和大伯父的帶領下,拜見劉老太爺為她請的古琴圣手嚴天池,正式拜師。
只是這位嚴先生是朝廷官員,盤桓京中正等任命,因此無法長期教授,贈送了她一本琴譜,據說琴川派,琴藝上師從名師承繼精華,合百家之長,創立了“清、微、淡、遠”的琴曲風格。
麗姝拜謝“弟子多謝先生。”
嚴先生捏須而笑,見此女童目光若湛,頭發濃黑如漆,每當她凝眸時,光彩溢目,照映左右。故而,他道“我收下你,是見你如此勤學,不過七歲,就已經能彈奏高山流水,指法熟稔,心境平和,只是古琴之道,會彈不代表什么,須勤力而為,天人合一方可。”
麗姝趕緊道“弟子謹遵先生之命,當期以修心為上,定不辜負先生。”
嚴先生點頭“好,如此甚好,常有會彈者不識曲意,如此,不過是個會彈琴的匠人罷了。”
麗姝又恭敬的聽先生教訓,覺得這位嚴先生倒是說的很是,只注意技巧的人,注定是走不長遠的。就似寫文章一般,若不能文以載道,注定只是兩腳書櫥。
這位嚴先生一旬上門三兩次,他本人據說很可能要去山東做知府,做一方父母官,麗姝雖然只得只言片語,但往往受益良多。
中秋節后,嚴先生就已經赴任,麗姝歇息了三兩日,才恢復以往作息。
早起給祖母請安,劉太夫人見她烏發如綢緞一般,立馬用手握住她的頭發道“好孩子,你這把頭發生的真好。”
“就是長的太快了,要不然怎么叫三千煩惱絲,我巴不得再少一點兒,這樣梳頭發就不必非要那么緊才不會掉下來了。”麗姝也有自己的煩惱。
魏媽媽嗔道“姐兒真是小孩兒說的話,這頭發又黑又長,光滑如綢緞是所有女人夢寐以求的。等你長大了,不知曉又有多少人會羨慕呢。”
麗姝當然知曉她的頭發多好,甚至都三十多歲的人,頭發多的令人咋舌,只是被流放時,白了許多。前世她都常常覺得,自己有這幅容貌,故而別的都被老天拿去了。
祖孫二人正說這話,麗嘉和麗柔一起進來,麗姝站起來,和她們說了幾句。麗嘉說麗婉昨夜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螃蟹,今早起來腹瀉。
“你們小孩子脾胃弱,是要少吃些。”劉太夫人道。
麗姝等連忙稱是,太夫人又道“你們年紀小,別貪嘴。曾家又送了好些過來,總是夠你們吃的。”
眾人都不知曉曾家怎會送那么些來,后來又過了數月,劉承旭來信,才同意劉太夫人的說法,把麗婉許配給曾家三公子曾云熙。
因為顧忌麗嘉還未定親,兩邊雖然未正式放定,但也交換了信物,至于那位鐘云冉鐘姑娘,似乎就無人把她放在心上。
即便劉太夫人知曉,也不會覺得如何,最重要的是兩家門當戶對,年貌相當,永續姻親之盟。在她看來,麗婉在諸姐妹中并不出挑,又是庶出,嫁到曾家二房正好合適,二房的錢不可斗量,又只有一個獨子,有什么不是他的。
而曾家二房也非常滿意,劉家二姐兒雖然是庶出,但有兩個親兄弟,她父親仕途正好,而她本人也是官家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