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小傅氏還要日后給劉承旭做飯“衙門的飯越發沒胃口,老爺您也沒空下館子,況且館子里的菜吃幾天就膩了,不如讓我每日讓人送食盒去,如何”
她還是很心疼丈夫,總想著劉承旭冷了還是餓了。
劉承旭又怕她操勞,推辭幾番,見小傅氏仍舊堅持,只好同意。
桌上大家吃的干干凈凈,主要是飯菜未必多名貴,卻很是可口。其實在劉家本府要吃什么菜還得加錢,出外之后就沒這個陋習了,通常每日想吃什么直接讓廚房做。
麗婉在這一點上就很滿意,在京里二兩月例通常也不太夠用,之前有蘇姨娘和她舅爺貼補,舅爺癱瘓之后,她也就得了蘇姨娘歷年積攢的私房,但那些錢也沒想象中多。
甚至到時候興許還不如麗姝,至少她看到小傅氏受寵,只要她受寵,家里又是她管家,什么不是麗姝的。
她的丫鬟玉茗和寶珠下午領了月錢回來,她們道“以往大太太管家時,月前總不及時,如今二太太管家以來,就沒有不及時領月錢的,有下人病了,二太太也幫著請大夫,這樣比以前強多了。”
麗婉也承認這一點“我總覺得四丫頭不跟來,反而是損失許多。”
玉茗笑道“四姑娘都說是要定耿家姑太太的,肯定要在京中定親,到底和咱們不一樣。姑娘,這么說四姑娘豈不是要嫁到國公府去了。”
“那倒不是,老國公夫人過世了,姑父雖然是嫡出,可也是小兒子,自然要分家出來的。那日我聽麗姝提起過,所謂勛貴和文官是兩條升遷途經,姑父原本是勛貴,又考了文職,那到時候一旦兩相對立的時候,他幫哪邊都不對。所以,他在翰林院難升的很。三表弟又是姑父的小兒子,讀書看來也不太行,將來看能不能送去國子監讀書,你們不要被魯國公府的招牌迷惑住了,四丫頭若是嫁了姑母家,除了沒有婆媳問題,日后日子也未必很好過。”麗婉又有自己的見解。
寶珠看向麗婉道“還是姑娘您好,曾家仕宦門第,未來姑爺又有錢,每回曾家送那么些好東西來,誰不是看的眼睛直了。”
“眼皮子淺,曾家若真有出息的不會要我,能做富家翁足矣,我也不會奢求什么。這樣總比那個楊初螢好,我聽說她可是夠不要臉的,眼巴巴的送上門去。”麗婉都瞧不起她。
無論如何,還是她們劉家姑娘守本分矜持多了,那楊初螢跟沒見過男人似的,還想勾搭成親王世子。
玉茗想了一下“那她是朱尚書的外孫女,又是河西節度使的女兒,就是嫁給成親王世子也算不得高攀啊。”
“糊涂,這種寒門出生的女兒,眼下看著不錯,可朱尚書都多大年紀了,朱家幾個兒子都不成器,后繼無力。一旦朱尚書退下去,她爹還能撐到何時這和我們劉家不同,我祖父官居一品,我伯父今年錦衣衛指揮僉事,父親正四品,你看麗姝是何等相貌何等才情,都不能入成親王府的眼,就憑她她長的還不如麗柔呢。”麗婉不看好楊初螢。
玉茗和寶珠都道“咱們劉家的姑娘家教可是很嚴,外人哪里比得上啊。”
又說朱老夫人和楊初螢在用午膳,一碟子酥油鮑螺都被楊初螢吃光了,以至于吃飯時怎么也吃不下去了。
朱老夫人埋怨道“你也不是沒吃過這個,怎么全吃光了,好了,現在挑嘴了。”
楊初螢討好一笑“是劉家太太做的太好吃了,原本府上請江南的廚子也做過,但一股蛋腥味,要不然就是吃著膩,可劉夫人做的一點兒也不膩味,吃起來清甜又很好看。”
看外孫女這般,朱老夫人又道“劉夫人做的小菜連河道總督的夫人都很喜歡,她很是能干,聽聞在京里也是打理偌大的府邸。你看劉家那兩位姑娘就很是不錯,尤其是劉家三姑娘,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針黹女紅無一不精,千伶百俐的很,甚至是廚藝,就連雙陸抹牌也是精通。你比她還大幾個月,她十二歲了,你還懵懵懂懂的,如何是好啊”
越看人家優秀,朱老夫人就越是愁。
她們老了,不如小傅氏年輕力壯,教導女兒有余力。
楊初螢傻呵呵的一笑“外祖母,那又有什么,我也會讀書寫字啊”
朱老夫人勸道“初螢啊,你年紀還小,我知曉你被成親王世子救了之后就總惦記他,我也希望你能嫁去王府,那里還有你表姐,可世子妃哪里那么好當的。且那位世子也說不能娶,你怎么這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