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煩惱小傅氏何嘗不懂,但小傅氏不可能為了她丟下自己兒女專門回去為她操辦,她沒把對她姨娘的恨轉移到她身上,已經足夠寬宏大量了。
當年若是麗姝得了水痘,恐怕女兒早已破相,小命不保。她還能帶著麗婉在身邊教導她如何持家,又是怎么管家的,已經格外不計較了。
春去秋來,隔壁的朱尚書卻是中了風,根本無法理事,朱老夫人一輩子以夫為天,丈夫一倒,她年事已高,無力帶病人回鄉。
后來聽聞是楊初螢的父親派人接岳父母回鄉,又因為他原本是河西節度使,岳父倒下之后,他京中無人照應,他也很聰明,寧可降低自己的品級,任從三品的兩淮鹽運使。
“他恐怕是想撈一筆錢再回鄉做富家翁吧。”麗姝嘲諷道。
這人若是沒錢,也不會一萬兩買她,也難怪那個海商不敢爭奪的。
劉承旭捏須“他以前在任上就被曝出受賄,后來不知道怎么平了,現下朱尚書不成了。他還能運作到這個官,別看這個官比節度使官階低,可是過手的錢多如砂礫。”
當然,對于劉承旭而言,最主要的是接替朱尚書的人是誰
這關系到他治河的策略問題。
麗姝又和麗婉去隔壁為楊初螢送行,留下劉承旭夫妻正在說話。
“你說好不好笑,廣陽侯府居然向咱們府上求親,現下未定親的只有麗柔和麗貞,麗貞我管不到,但是麗柔我是肯定不許她嫁到這種勛貴府邸的。”劉承旭搖頭。
小傅氏想了想“我聽人提起過這位岑世子,辜家的女兒嫁進去一年就沒了,還有他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這種人糟爛,就是身份再高,家風敗壞。”
“是啊,當年我妹妹嫁到魯國公府,還是因為爹和大哥都走武職,又看耿三兒上進,讀書著實勤奮,兩家才喜結連理。但終歸這種勛貴人家家風不嚴謹,耿家主家孝期鬧出孩子來了,還被人彈劾了,就是妹夫的差事都受到影響。”劉承旭選女婿,還是想選家風好一點,子弟明理的。
包括宋明霽固然恩蔭出仕,那也是很上進,人品不壞的。
當然,麗嘉情況特殊,她母親的事情若是被抖落出來,她恐怕嫁人都難,做個女冠子在家廟清修,或者遠遠的嫁走,家人再也照拂不到。
小傅氏則道“那老爺您就是不同意了”
“那是自然,我女兒難道嫁不出青年才俊,非要嫁給人做繼室。我向成親王世子打聽過京中勛貴的軼事,這個岑時放可不是什么好人,在青樓包的粉頭,利用他廣陽侯府的權勢,四下撈錢。嫡子未有,妾侍就有了一兒一女。”劉承旭是十分看不上的。
他的態度當然是寫在紙上,因為他很清楚劉太夫人這個人只看所謂的權勢富貴,好歹宋明霽那還是初婚,也算一表人才,無不良嗜好,岑時放絕對不成。
隔壁朱家一片混亂,麗姝眼明手快的送了個丫鬟敏兒去服侍楊初螢,因為楊初螢的丫鬟陪她出去見成親王世子,回來之后被打了板子趕出去了,朱老夫人本來準備今年挑幾個丫頭的,結果朱老夫人出了這件事情。
當然,麗姝如此主要想看看楊家到底如何因此安插人過去,想探聽。
麗姝又道“楊姐姐,非是我小氣,是敏兒的爹娘都是家生子,還有兄弟在京,我不忍看人骨肉分離,將來我再給你送兩個好的,再讓敏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