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太爺揮揮手,示意她們出去,他得休息了。
麗姝和鄭灝出來后,她還怕鄭灝因為劉老太爺的態度不高興,故而,主動解釋“我祖父就是這樣的性格,在我很小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單獨住,我們一年都見不了幾次面的。你千萬不要介懷啊”
“傻瓜,這有什么好介懷的。”鄭灝不以為意。
殊不知他們孫女婿之間也是有競爭的,只是麗姝不知道,麗姝因為常常在姐妹中壓倒性勝利,不以為意,但孫女婿們也是互相較勁的。
當然,這次岳父被罷官,也不知道日后如何。
宋明霽原本是跑的最殷勤的,他本來是武職,劉家雖然是科舉世家,但劉老太爺和劉大伯都在軍中效力,劉大伯現下還是錦衣衛指揮同知,但自從劉承旭被罷官不可轉圜后,宋明霽就沒有以前跑的那么勤力了。
劉家對劉承旭被罷官都沒辦法,更何況是提攜他
但他也沒有斷的徹底,只是以前一個月跑十次,現下跑三到五次。
劉太夫人卻很快看出端倪,“麗嘉的這個女婿,以前鞍前馬后,如何他老丈人一失勢,這態度就變了。他可別忘記了,他年紀輕輕就任千戶,是誰把他送上去的連現在的指揮僉事還是咱們家中幫忙運作的,只擎等著上任呢。”
“人情冷暖莫過于此,難道你還沒看夠。幫老二說話的魏大人都被貶謫了,更何況是他”劉老太爺在錦衣衛多年,當然知道這些官員,平日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勢利眼的居多。
劉太夫人冷哼道“他還自以為自己做的很高明呢。”
“吳親家人倒是好,但他三個兒子沒一個像他,我看等他百年之后,恐怕吳家未必好啊。”劉老太爺也是同病相憐之感,他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倒是不錯,可孫輩就實在是平庸無能者居多。
真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啊。
“還好鄭女婿倒是很好,一如既往,對咱們比以往更好,這大抵就是患難見真情了吧。”劉太夫人感嘆。
劉老太爺點頭“自然是,鄭家這位孫女婿有能為,擅長揣摩上意,有人說他好玩弄心機。在翰林院這樣的地方都能迅速出來,咱們家那位女婿在翰林院一輩子,如今不過混日子罷了,連去南京主持鄉試都高興的不能自已。”
“你這說的這位孫女婿,和麗姝平日同我們提到的不一樣。我倒是覺得他為人頗有世家公子的風范,對麗姝頗為縱容,還好麗姝在鄭家聽說也是十分的孝順,我也就放心了。”
劉太夫人和劉老太爺說了幾句話,劉老太爺就出門去了,正好丁姨娘送了佛經過來,自從麗姝嫁出去后,家中幾本經文因為日子久了有些褪色,上次下大雨淋濕了不少,字跡不大清晰了。
如此,丁姨娘瞅準了機會送佛經來,又有那次從莊子上回來,丁姨娘也是服侍得當,劉太夫人對她的印象不錯。
但也僅止于此,丁姨娘到底年歲大了,不好生養
了,
一貫也不得兒子喜歡,
留她在身邊敲敲木魚,盡心禮佛也不失是一條出路。
而丁姨娘當然是不甘心如此,麗柔出嫁后,她常常感覺空虛寂寞,若她真的甘于寂寞倒好了,偏偏她也不是認命的人,放下佛經,她想劉太夫人看到她的孝心,興許在老爺面前說她的好話,這樣她興許可以獲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