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姝雖然是宗婦,但婆婆現在不支持她打理宗務,公公也是認為她年紀太小,怕出什么岔子不好收場。而楊氏無論如何,對她們這一房是隨叫隨到,態度畢恭畢敬,并未因為她年紀小就輕慢她,這已經很可以了。
自己現在對這里一無所知,人生地不熟的,如果硬生生的和人家管理族務十幾年的人對著干,那只會一敗涂地,連鄭灝都不一定能幫自己說話。
如此想著,麗姝跟在楊氏身邊打理鄭老夫人的喪事,并不冒頭,去點個卯就是了。
很快一行人送鄭老夫人出殯,出殯之日,女眷們送完鄭老夫人先回去了,楊氏和麗姝則留下收尾的若干事,需要暫住在鄭家的家觀青羊觀中。
青羊觀中原本是鄭家未嫁出去或者守寡的女子修道之用,后來附近也有一些孤苦女子上門,麗姝用熱帕子敷完臉后,正和楊氏一起用膳。
楊氏還指著桌前的香菇面道“你嘗嘗,這面做的很是勁道,就連我們也常
常過來。”
麗姝笑道“好,看著黃澄澄的,讓人食指大動。”
二人正吃面時,楊氏還告訴麗姝族中哪幾戶是真的困難,哪幾戶是裝窮,正說到興起時,只聽外面有人過來道“不好了,二太太,有一群佃戶也不知道怎么聽說您在這兒,便上來圍著不走,咱們送了些糧食給他們,他們倒是鬧起來了。”
麗姝知曉今年河南干旱,常常是路有餓死骨,大抵是這些人吧。
楊氏冷哼一聲“我今年是一個月施粥兩次,可我們鄭家畢竟不是官府,我們自家還有吃不上飯的人呢。”
這倒也是,麗姝心道。
又過了一會兒,外面管事傳話說那些鬧事的刁民都抓起來了,要送官府懲治。楊氏拉著麗姝的手道“侄兒媳婦,你別怪我狠心,這俗話說沒有霹靂手段,不顯菩薩心腸。我們鄭家雖然是官宦之家,但不能開這個口子,否則,流民了到時候鬧起來可是會被養大胃口的。”
麗姝默然,她知道從鄭家本身出發,這事兒沒錯。
卻沒想到突然有人在外喊道“鄭二太太,你也是有爹娘子女的人,我們的田都被你買了,你騙我們賤賣給你,沒想到我們田一賣,那里的河流就改道,旱田變成水田了,如今我兩個女兒都被餓死了,蒼天啊,老天爺啊”
聽了這話,麗姝瞬間看向楊氏,楊氏又氣道“還不堵住他們的嘴,這些刁民,自己賣田給我們,如今倒是不認賬了。”
外面還有嬰兒的啼哭,以及孩童的哭聲,麗姝原本不欲在這件事情上和楊氏起沖突,畢竟如果真的是這般,這些人即便打官司也是斗不贏的。
但人皆有惻隱之心,如今鄭家從京中回來,同知朱大人是楊氏的妹夫,這些災民本就餓的饑腸轆轆,幾十板子幾乎就要命了。
正在麗姝思索之際,楊氏準備親自出去處理,卻被麗姝攔住“嬸娘,得饒人處且饒人,我聽他們聲音許多還是幼童,你便饒過她們一回吧。”
楊氏瞬間不悅“侄兒媳婦,你還年輕,如此太過婦人之仁了。待我出去”
“嬸娘,就請您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他們,驅散他們遠遠的就行了。”麗姝笑著攔住她,站在一旁的珠蘭知曉姑娘異常正直,她常常說自己并非好人,卻是個有惻隱之心的人,只是如此和楊氏對上,顯然不是好方法。
楊氏也是一愣,沒想到自己會被人攔在門口不能出去。她想這灝哥兒媳婦是瘋了嗎為了幾個刁民和自己鬧僵自古親親相隱,自家人應該幫自家人啊
春未綠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