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哥兒在旁聽著,拉了拉麗姝的袖子,麗姝看向他“怎么了”
“娘,兒子也想和舅舅一樣。”祈哥兒讀書之人,當然也知曉中舉多不容易了,現下三舅舅還未及冠,就已經中了。
若是再接再勵,那就是進士及第了。
麗姝欣慰道“好,有此愿望當然很好,你爹已經準備為你再請名師,日后你要好好讀書,等你中了舉人,那就不一樣了,東華唱名方為好男兒。”
“兒子會用心的,但是在兒子用心之前,能不能也到附近玩玩,好久都沒出去了。”祈哥兒噘嘴。
到底還是小孩子呢,麗姝自然答應“不必這般,等明年出孝了,我們隨祖父祖母一起上京時,你求求祖母,到時候只要靠岸,我們就下去玩,好不好”
祈哥兒又跟牛皮糖似的求鄭夫人,可鄭夫人心里是不愿意舟車勞頓了,這次回來,她們夫妻已經決定不再去了,丈夫也六十多了,自己身體更不好。
但這話現在也不能說,因為他們也要看看兒媳婦穩重與否,若她得知要上京,行事劍走偏鋒過于貪權就不好了。
做婆婆的,無論她兒子做什么,她都覺得情有可原,但是對兒媳婦存在挑剔。當然,麗姝也能理解,畢竟鄭夫人這樣的婆婆都已經算很好了。
麗姝順勢又對鄭夫人說起茶鋪的事情“滎州畢竟地方小,咱們一家子這次去京中,恐怕十年八年又不得回來了,旁的可以托付給人,但這些鋪子我想請太太示下,都挪到京中去。掌柜和里面的伙計,愿意去的,我都給他們辦好路引,這樣日后拿茶引也便宜,我聽那些掌柜說他們在本地之前拿的茶引都是短引,不過一季,去哪里買茶都不便宜。”
“好好地又搬去京里做什么”鄭夫人有些不樂意。
麗姝道“是,我也這么說。但是想來這鋪子畢竟是我們大房私產,若是我們都上京,又交給誰管呢族務能交給族中人打理,但私產再混著來,一來給別人造成麻煩,二來時日久了就說不清楚了。”
鄭夫人知曉她巧言擅辯,也有些意興闌珊“罷了,你愛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麗姝面上誠惶誠恐,“太太說哪里話,一切還要等太太您的示下。”
她是這樣的會說話,每一句都想好了對策,鄭夫人情知這位兒媳婦很好,非常好,但總覺得不得勁兒。
就連坐在一旁的譚氏也不敢二話,她也是近來發現婆婆對她態度比以前好多了,現下看到大嫂這般,也有些奇怪。
在她的印象里,太太對大嫂一直都很好,甚至說是親女兒也不為過。譚氏還很羨慕,因為劉家和鄭家是世交,兩家關系很好,大伯子很早就定了這門親事。不像她是外來的,和大家都不熟悉。
但現在
譚氏想這就是大嫂太過能干了,太喜歡改變了,這種改變在鄭夫人這樣的人看來就是不適應的。如果用皇帝形容兩人,婆婆是文景之治,喜歡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而大嫂卻喜歡秦孝公秦始皇的變法圖新。
舊派看不慣新黨,互為政敵,就像老人看不慣新人,譚氏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她這樣的小蝦米,誰都不能得罪,自然就裝作沒聽到了。
鄭夫人一直沒說話,麗姝就垂著頭站著,并不為自己辯解。她要做的事情,肯定會堅持下去,現在受點氣也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