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回房,劉承旭就問她“你這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今兒不是在麗姝家里很好嗎人人都玩的很開心。”
小傅氏拍了拍胸脯“你女兒麗姝今兒朝我大放狂言,大抵是有人送女人給姑爺,姑爺看都沒看就把人送走了,她自己在那兒胡思亂想。你知道她今兒說什么嗎她說姑爺若是背著她找一個,她就準備找十個,我當時就真的差點暈過去了,你說這是女兒家說的話嗎她的膽子也太大了。”
本來以為劉承旭會震怒,不曾想他反而比小傅氏通透“我曾經在山陽縣為官時,有一家子不忍女兒受生育之苦,所以替女兒買了一張度牒。如果麗姝真有此心,我雖然會嘴上罵她,但是她若真的能過的自在,只要不亂來,再找心愛之人也未嘗不可。”
這番話讓小傅氏睜大雙眼,不可置信“您怎么說出這樣的話來”
“也沒什么,你也別太操心了,我看麗姝自有分寸,我總覺得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離經叛道也沒什么不好,世人就是太迂腐固執,朝廷也是如此。”劉承旭對如今吏治糜爛也是十分痛心。
他從女婿那里打聽到女兒在鄭家宗族大肆革除利弊,短短兩年多就把整個宗族弄的煥然一新,有一句話說的好,自古有能力的人,都非常有脾氣,女兒若是個男孩子,必定在朝廷中時他的臂膀。
不拘一格,為人正直能干,非常堅韌,這樣的人才是社稷之才。
敢想常人不敢想,敢做常人不敢做之事。
五月的朔望之日,宮中下旨,封劉氏七娘子為東宮太子的良娣,進入宮中,地位僅次于太子妃王氏。
麗姝正在準備端午節禮,家中祈哥兒新請了先生,鄭灝畢竟是朝廷命官,常常要忙于官場上的事情,無法顧及到兒子。小兒子樹哥兒也請了蒙師,麗姝總算是不必成日帶孩子了,算是清靜許多。
誰知道端午還未過,先是太子爺生辰,原本麗姝以前很少進宮的,如今因為鄭灝榮升吏部侍郎,她當然也在受邀行列。
她不過二十五歲,就是正三品部堂之妻,夾在不少頭發花白的老婦人中間,很是打眼。不少人紛紛議論“這位是誰怎么這般年輕,是誰新娶的繼室嗎”
“不是,那是吏部侍郎鄭大人的妻子,人家是原配。”
“不得了啊,這么年輕,就是吏部侍郎的妻子。”
這些議論也紛紛入麗姝的耳朵,麗姝迎著眾人的目光淡定的進入內殿,如今的太子妃亦出自大族,頗為年輕,看起來面貌雍容,端坐上方,微微抬手。
女官一一唱名,眾人依次覲見,當麗姝進殿時,女官在王氏耳畔道“這位是吏部右侍郎鄭灝之妻劉氏,也是劉良娣的堂姐。”
王氏抬眸望去,只見一年輕女子盈盈下拜,容貌儀態驚坐四方,一雙杏眸飽含智慧堅定,是個見第一面就令人心折的女子。
難怪,也難怪啊
女眷們在此談天,王氏笑道“今日太子爺發話說這些日子正是御馬場開放的日子,我也許久沒打過馬球了,不如咱們今日都去松快一二”
麗姝前世自然很會騎馬,這輩子她卻沒有太多機會騎馬,但她知曉太子妃這么說是說給在場的武勛們的夫人聽的,瞧,麗貞也躍躍欲試呢。
可今日若能跑馬,也能松快一些,正好王氏也看向麗姝“鄭夫人,你可一定要來,你出身世家,這打馬球是我上京女子的最愛,都說你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如今可要試試啊。”
麗姝只好應是,左眼皮卻跳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