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歌曲,兩段BGM,吳邪覺得足夠兩人使用了,其實光是電影版那首經典的BGM就夠了,主題曲和片尾曲也都可以當BGM用,那就等于四段BGM,再多估計也用不過來。
這版《碧血劍》就算不看演員、劇情、武打、演技,光是兩首經典的主題曲片尾曲,以及兩首經典的BGM,就足以在40年后依然成為經典了。
蕭炎和羅峰在佳藝高層面前把吳邪一頓猛吹,但卻沒有讓何左之忘掉這次會議的第二個議題。
TVB的威脅是這次會議討論的重點,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議題需要找兩人解決——錢。
何左之一開始給這部碧血劍》撥了三十萬拍攝預算,后來可能是在股市上收獲頗豐,又追加了十萬。
這平均下來就是一集一萬多的制作經費,與TVB的《書劍恩仇錄》預算相同,但要知道這部劇可是要拍60集。
但碧血劍才拍了十幾集,40萬居然快花沒了?
趙國文沒法不跟老板匯報一下,再照這個花錢速度拍下去,這四十萬頂多能拍15集的內容。
蕭炎和羅峰有點尷尬,他們今天還想跟老板請求增加預算,但看這個節奏,何左之就算真的加錢,那也最多加個十萬八萬,真不夠他們揮霍。
趙國文這邊有一個賬本,《碧血劍》劇組把錢當水撒的地方,主要有四個——
第一,兩人在拍攝時使用了大量爆破特效。
這個花銷不是一般的大,光是袁承志修煉混元功的那段五分鐘的鏡頭,劇組就使用了大量炸藥,幾萬塊“轟”的一下就炸沒了。
趙國文覺得這兩人可能是爆破隊出身,這才十幾集的戲份,凡是大一點的場面,兩人就會“轟”、“轟”、“轟”炸個不停,每次小炸兩三千,多炸五六千。
趙國文保守估算一下,光是在爆破特效上的花銷,三十集下來沒有個十幾萬就根本擋不住。
第二,服飾和道具過于華麗考究。
千萬別以為衣服和道具花不了幾個錢,光是兩個男主角,5個女主角的一身戲服,每件就都是由一流裁縫純手工制作,制作成本都在千元左右。
最氣人的是,他們居然為幾個主角每人做了兩件服裝,還TM換著穿。
但別以為這就完了,連十來個戲份較重的配角,服裝造價同樣三五百元起步。
哪怕不提同樣費錢的道具和布景,光是這些華麗的服裝,就得花去四五萬,這么個花錢法能不如同流水就怪了。
第三,外景拍攝過多,群演場面宏大。
這個年代別說小熒幕,連許多電影都是以廠景為主。
但這版《碧血劍》大量使用外景拍攝,效果雖然好,可花錢也就止不住了
就以劇中三幫四寨的幾次集結為例,蕭炎為求場面真實宏大,竟然一口氣找來五十名群演,這可是邵氏大制作才有的場面。
趙國文覺得照這么拍,等到了皇宮大戰時,他們豈不是要請來一百名群演才能作罷?
第四,兩人采用多機拍攝,這個詞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是膠片的消耗也成倍提高。再加上兩人要求高,一不滿意就重拍,導致膠片消耗再次提高,成本想不高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