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傳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現在的削藩消息都沒有它傳播的快,很難讓人不懷疑暗地里有人渾水摸魚,順天府和步軍衙門為了調查這些,忙的腳不沾地。
而紫禁城內,此時冷的如一盆死水,官內的大小內侍和言女們都小心謹慎地伺候著,不敢有絲毫放肆。
承祜阿哥才夭折,宮外謠言四起,宮內風聲鶴唳,已經有許多宮人因為不謹慎進了慎刑司。
按照往年,大過年的,宮里的主子本應更加寬宥,但是誰知今年正月才過完,中宮的阿哥就沒了,難道真應了謠言的詛咒
許多人單是想了一下,就打了一個寒顫,連忙給自己一個巴掌,仿佛擔心被詛咒拖入深淵。
薄雪將紫禁城染成了一片白色,也將康熙的心中染成一片凄涼之色,乾清宮暖閣內,他端坐御座上,桌上的宣紙用朱砂寫著兩個血紅的大字“三藩”。
自他親政,他就知道大清有三件大事,“漕運”、“河務”、“三藩”。
河務和漕運關系民生和經濟,可以先放置一些時日,但是“三藩”關系到江山的穩定,必須要快刀斬亂麻。
建國初期分封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漸漸形成地方割據實力,隨意調派官吏,掌握財政,而且還經常向朝廷討要軍費,偏偏一分稅費都不愿意上交,儼然成為當地的土皇帝,將朝廷當成冤大頭。
三藩手下精兵良將眾多,單是供奉三藩的軍隊所需的開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朝廷之前也多次計劃裁減三藩軍隊,不過對方總以多種借口賴掉,現在已經到了不管不行的程度。
對于撒藩之事,朝堂之上其實并不是他的一言堂。
戶、兵、刑、吏部等多數人力主撤藩,但是圖海、索額圖為首的一干人等持反對態度,讓他頗為失望。
年初,他剛將消息試探性放出,還沒有收到吳三桂等人的反應,承祜就忽然去世了。
承祜的死也讓他有些懷疑自己身上是不是真有什么臟東西,否則為何會八歲喪父、十歲喪母,至今為止所生的孩子活不過四歲。
“皇上”梁九功見康熙盯著桌面許久沒有反應,小聲喊了一下。
哦梁九功,你回來了,皇后那里怎么樣康熙回過神,輕聲問道。梁九功躬身
道“皇后守著承祜阿哥的身體不讓人碰,已經兩日水米未盡了。”這兩年宮里頭接連死孩子,今年已經夠小心謹慎了,誰知年才過完,承祜阿哥就去世了。
唉這叫什么事啊
去年的時候,宮里有謠言說是皇后娘娘使了手段害了宮里的阿哥和格格,承祜阿哥的死算是為娘娘平了反,可是這代價也太大了,他覺得與其讓皇上背上詛咒之名,還不如之前的謠言呢。
康熙閨眸嘆氣道“朕去看看她”
承祜去世,赫舍里氏最是心碎。
離開乾清宮時,他隨口問道“皇祖母那邊呢”
梁九功道“蘇嬤嬤來過一次,說太皇太后還算安好,只是因為承祜阿哥的死,精神不濟,不過還算能撐住。
“那就好”康熙喃喃道。
慈寧宮中,太監總管向太皇太后匯報了康熙的去處。太皇太后長嘆一口氣,蘇茉兒,你信謠言里的詛咒嗎
蘇麻喇姑恭敬道“不信,比起詛咒,奴才更懷疑是人為。只是想不出何人這般大膽,在紫禁城內搗亂,他們的目的是什么
一個是意外,兩個是巧合現在輪到承祜阿哥,明顯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擾亂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