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也有些遲疑“高考都停十年了,還能恢復”
“正是因為停了那么久,才有可能恢復,這些年你們也看到了,政策幾年一變,最開始是停課鬧革、命,不成又復課,剛開始只有小學初中復課,再后來高中復課,前幾年大學又重開了,招收工農兵大學生,而工農兵大學生怎么樣,大家有目共睹。
程蔓這么說并不是對工農兵大學生群體抱有偏見,而是在不帶感情地敘述事實。
工農兵大學生沒有能耐人
那當然不是,遠的不說,前年被分配到機械廠的謝瀾,知識儲備就很豐富,進單位后屢次立功。
但工農兵大學生群體中,這樣的能耐人太少了,更多的是那種上了幾年大學,連字都認不明白的人,這些人回到工作崗位后,根本無法起到什么作用。
七七年恢復高考,也正是基于這些現實而做出的決定。
程蔓繼續說道“從這些政策變化里,可以看出上面一直再想辦法,在嘗試,結合起來,我認為平洲他爸說的消息是恢復高考的預兆。
王秋梅被說服了,但他看了眼程亮說“上大學的都是年輕人,老二都二十五六了,總不能也去湊這趟熱鬧吧
程亮深以為然,附和道“而且我上學那會成績就一般,就算能參加高考,估計也考不過那幫小孩。
如果高考沒停,參加高考的可能都是年輕人,可高考停了十年,這些年里,多少知青下鄉插隊,參與邊疆援建,如果要恢復高考,國家不可能不考慮他們,一旦考慮,參加高考的年齡限制必然放寬,你們想想,如果有機會考大學改變命運,那些下鄉知青會不會參加
程蔓問完,不等兩人回答便說“他們會參加的,如果他們參加了,恢復高考后上大學的就不止那些十來歲的年輕人,二哥今年才二十五六,為什么不能湊這熱鬧
王秋梅不說話了,如果高考真能恢復,且程亮能參加,她肯定希望他能上大學。
誰能不盼著自己兒子有出息呢
這話放在程亮身上也適用,只是他擔心的還是那個問題“我下鄉后就沒碰過書,就算能參加高考也考不上吧
你沒碰過書,難道其他知青就碰過而且恢復高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許今年,或許明年,你現在開始復習,說不定能比其他人多一兩年學習時間,考上的幾率也會大一些。
因為政策沒下來,程蔓不敢說得太篤定,倒不是擔心落空,畢竟原著雖然架空,但歷史進程差不多。
她是不想搞得跟會預言一樣,雖然就算她說什么應什么,現實生活中大概率也不會有人知道她是穿書的,但她自己會心虛,在以后的日子里想七想八。
雖然說客廳里坐著的都是她的親人,就算大家真猜到了,也不一定會做什么,可程蔓總覺得還是不要考驗人性比較好。
有些事,該瞞還是得瞞著。
也因為程蔓語氣沒那么篤定,王秋梅又遲疑起來“照你這么說,就算高考能恢復,但花的時間
比較久,要三四年,四五年怎么辦總不能讓你哥一直拖著不結婚吧
“我是覺得既然他沒有遇上看對眼的人,不如趁早準備起來,這兩年高考要是恢復了,不管他考上什么學校,哪怕是中專,分配也至少是個干部,到時候就算三十歲找,他也有挑的余地。要是高考一直沒恢復,您明年接著催他結婚也不急,反正他把媒人都得罪了,短期內不會有人愿意給他做媒。
年底肯定是會恢復高考的,程蔓加上后面那句話,完全是為了說服她媽,而這話也的確戳中了王秋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