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程蔓循著羅嬸給的地址去找燕敏芝。
陸平洲假期已經結束,所以程蔓是一個人去的。不過燕敏芝住的地方并不偏僻,在附近國營廠的職工院里,她一個人去也沒事。
進了職工院,程蔓一路問人找到燕敏芝住的那一排。
這邊的職工院環境沒有機械廠好,都是排子房,前后排間距就三四米,沒有獨立廚房和衛生間。
房屋面積也很小,一開門室內一覽無余,為了做飯方便,很多人在門口搭小廚房,但這樣會擋住窗戶,哪怕后面還有一扇窗戶,室內也有點黑黢黢的。
燕敏芝將程蔓領進屋,就直接拉亮了電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這里有點亂。”
是有點亂。
因為面積太小,這屋子隔都隔不開,沒有明顯的功能分區,床貼著里面靠窗那面墻擺放著,衣柜跟床隔了條過道擺著,旁邊是張小書桌,也當梳妝臺用。
過來是一張小方桌,擺放著油鹽醬醋等東西,再過來擺著個小煤爐,上面有個蒸鍋,正煮著什么,味道非常香。
鍋旁邊擺著一張凳子,兩個盆,一個盆里裝著洗干凈的土豆,一個盆里裝著刮過皮的土豆,旁邊還有一個簸箕,裝著刮掉的土豆皮。
程蔓指著地上問“這是”
“你應該去過飯店吧”燕敏芝招呼程蔓坐下,給她倒了杯溫開水說,“我把工作還回去了,現在想找個營生。”
“你打算擺攤賣吃的”
“嗯。”燕敏芝點頭說道,“現在政策開放了,很多人開始做生意,我也想試一試。”
程蔓并不意外燕敏芝做出的選擇,原著中她從國營飯店出來后,也是選擇自己擺攤,并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
但程蔓記得原著中燕敏芝第一次擺攤賣的是鹵味,所以看到這兩盆土豆,有些疑惑問“你打算賣什么”
“是石城的一種小吃,叫炸炸,也叫炸土豆片。”
雖然從國營飯店辭職到現在已經又兩年半時間,但程蔓和同事們關系好,時常回去看他們,跟燕敏芝的關系也一直保持的不錯。
要不是這樣,程蔓也不會在得知燕敏芝辭職后特意找過來。
程蔓把燕敏芝當朋友,她也一樣,所以沒有對程蔓隱瞞,介紹完便解釋道“雖然政策放開了,但糧油米面都要票,我人脈又沒那么廣,只能賣不要票的食材,思來想去,還是炸土豆片比較合適。”
其實她還考慮過炕土豆,但炕土豆對土豆的要求比較高,要軟糯的小土豆,不好買。還是炸土豆片比較方便,價錢便宜不說,買它還不用票,而且經得住存放,一年中大半時間都能供應上。
聽完燕敏芝的解釋,程蔓明白了她支攤賣的食物和原著中不一樣的原因。
原著中燕敏芝支攤是下半年的事,當時改開政策下來已經大半年,日常生活需要的票證雖然沒有被取消,去供銷社還是買什么都需要票,但因為街面上做生意的多了,很多票都能省下來。
像做鹵味需要的雞鴨和豬下水,都能通過私人渠道買到,再加上燕敏芝會兼著賣素菜,比如鹵藕、毛豆、竹筍,所以攤子能支起來。
但現在剛改開,私人養殖戶還沒成型,想不間斷地買到雞鴨并不容易,豬下水更是搶手貨,不好弄。
比較起來,確實賣土豆片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