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周一上學,程蔓找家在臨江的同學打聽了下他們知道的舊貨市場,并將這些地方一一記錄了下來。
隔天趁著中午休息,程蔓去了趟學校附近的修理鋪,直接將清單給里面的師傅看看,問他們有沒有上面的東西。
師傅看過后說“有是有,但你要這么多配件干什么”
“是這樣的,我哥會修收音機,所以街坊鄰居家里收音機壞了,都會找他幫忙修。我哥這人吧,耳根子比較軟,大家找他幫忙他也不太會拒絕,就都答應了。”程蔓表情無奈道,“本來這些配件,應該讓收音機的主人自己去買,他只管修就好了,但找他幫忙的都是叔伯嬸子,他們說自己不懂,讓他幫忙買,他心一軟,就又答應了。”
這時候修理鋪都是國營,工作人員巴不得上門的顧客少一點,他們也能不干活光拿工資。所以聽程蔓這么說,對方一點都沒覺得這是在跟他們搶生意,還感嘆道“你哥也太好心了。”
“誰說不是呢。”程蔓煞有介事地點頭,“您不知道,他們事情可多了,讓我哥幫忙買配件不說,還怕我哥黑他們錢,我在我們這買了東西,您到時候能幫忙開個單據嗎這樣我回去后也好交代。”
師傅看程蔓一個年輕姑娘說得可憐巴巴的,心軟道“行是行,但你不說是你哥答應他們的嗎怎么讓你來買”
程蔓解釋道“我哥上學去了,他學校比較遠,周圍沒修理鋪。”
師傅驚訝問“喲,你哥還是個大學生”
“對,他學機械的,就是學了這個,我們大院里的人才都找他幫忙修東西。”程蔓笑著說,“您不知道,他專業不教這些,但街坊鄰居找上門,他拉不下臉拒絕,只好硬著頭皮修,結果還真幫人把收音機修好了,現在大家都找他,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修理鋪的師傅聽得直樂,說道“這說明你哥有天分啊,他要是沒上大學,說不定能進修理鋪上班。”
“修理鋪那么好的單位,他哪進得了要是能來這上班,說不定就不考大學了。”
師傅聽了笑道“那還是上大學好。”
閑話結束,師傅低頭去看清單,然后拿了只筆挨個打鉤,告訴程蔓哪些能不要票直接買,哪些能用工業券買,然后才開始算錢和票。
買這些配件需要的工業券不多,但這才三臺收音機,萬一生意真做起來,需要的配件越來越多,他們手上的票肯定不夠用。
不過就目前來說,這個問題沒那么迫切。
期末前他們最多能再去兩次舊貨市場,就算每一次都能像這次一樣,弄到四臺收音機,他們手里的票也是夠用。
等到暑假情況就不好說了,可能得找人收票,這么一來,開支又要加上一筆。
而臨江舊貨市場只有這么多,除了他們,崔麻子肯定也在各大舊貨市場翻找收音機,等到暑假,他們再去舊貨市場可能也不會有什么收獲,得改走第一條路,去各個大院收購。
這樣收購來的收音機,保存的一般會比舊貨市場的好一些,相應的價格也會高一些,所以到時候成本可能會往上漲不少。
但話說回來,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個月以后的事,現在煩惱有點太早。
程蔓想著,低頭看擺在面前的配件“這些都齊了我能對一下嗎”
“你隨便對。”
程蔓拿起清單,挨個核對起來,因為很多配件她不認識,期間不停問師傅什么是什么。好在這師傅脾氣不錯,也可能是她之前賣慘起了作用,師傅對她挺有耐心,算得上有問必答。
十來分鐘后,程蔓核對好清單,從口袋里掏出錢和票遞給對方,在將配件裝進包里,笑著和師傅道別。
隔天是周三,下午上完課,程蔓沒跟楊敏她們約,將書送回家后就出門搭車前往機械廠職工院。
程蔓很少半下午回程家,所以王秋梅看到她挺驚訝,問“你怎么這個點回來”
“我有件事想跟您說。”程蔓說著走到王秋梅旁邊,夾著嗓子問,“小旭今天乖不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