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賣舊收音機的利潤一直在降,但薄利多銷也有賺頭,偶爾再倒騰幾輛自行車,月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如果要學修手表,肯定要耽誤修收音機和自行車,影響賺錢。而且手表復雜,萬一花了幾個月還沒學會,等同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所以在看到更大的利潤前,沒人會放棄現成的掙錢渠道,去走一條新路。
但程蔓覺得,如果他們去第四百貨商場外面擺攤,肯定會被那些人看到,繼而被發現其中的利潤。
要是利潤高,難保那些人中不會有人下狠心去學。
能擺攤賣收音機的,合伙人中基本都有會修理的,雖然手表構造更復雜,但只要會修東西,就不算毫無基礎,真下狠心去學,個月可能不行,鉆研個一年半載總能學會一些。
會修手表的人一多,競爭就會變大,利潤也會變薄。
因此,除非程蔓他們的生意規模大到暑假賣收音機那種程度,否則對他們而言,肯定是越低調越有利。
商量過后,兩人決定通過人脈將三塊手表出手。
兩人找的都是同學,別覺得大學生窮,要知道他們這批學生,很多都是參加過工作的,其中不少像程蔓一樣是在職考上的大學,現在還能領單位發的工資。
而且他們還有同學是本地人,說不定他們的家人會愿意花幾十塊買舊手表。
十一月份的第一周,程亮帶了一只舊手表去學校,程蔓則拿了兩只,等到周六碰頭,三只手表變成了一百六十塊。
三只手表有兩只保存得比較好,一只賣六十,保存得差一些,也就是從舊貨市場淘出來的那一只表賣了四十塊。
賣掉手表后,兩人開始去收舊手表。
跟之前收就收音機一樣,剛開始兩人去的地方比較遠,不一樣的是收舊手表更容易點,因為手表個頭小,兩人背個包就能裝,來去很輕松。
而且可能是買得起手表的家庭比較少,所以這次收手表聲勢沒之前大,當然這也如了兩人的意,他們就怕別人一窩蜂地涌入這個行當。
但也因為這樣,第一天兩人只收了一十只舊手表。
不過程亮修手表的速度沒有修收音機快,再加上要上課,一星期修兩只表都算速度的,所以這一十只手表,他從期中修到了期末。
這一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晚,相應的假期也來得晚一些,一月一十多,程蔓和程亮才陸續考完試。
放假第一件事是分錢,過去兩個多月時間里,程亮共修了一十只手表,他們也賣出去了這么多,再加上之前三塊表,兩人掙了差不多一千塊。
三七分,程蔓分到三百,程亮分到七百。
分完錢后,兩人沒有繼續忙賺錢的事,程亮買了房,是兩層的獨棟,早些年被分給了國營廠的職工住,去年房主回來后,為產權問題跑了大半年,之前的住戶才陸續遷出。
房子買下來后程亮自己不打算住,準備年后出租,年前就在忙這件事。
程蔓則是預產期快到了,要準備的東西多,而且她身體也受不住折騰,錢什么時候都能掙,對目前的她來說,還是生孩子比較重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