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平時橫歸橫,但都是跟一個人吵,像這樣一人吵架幾十人幫腔的事還真沒發生過,他們也慫啊。
猶猶豫豫間,僑匯商店的主任聽見動靜過來了,穿過人群問怎么回事。
被按住手臂的那名售貨員聽到主任的聲音,頓時如遇救星,張口就喊“主任,救命啊”
話剛出口,就有個老太太忍不住“呸”了聲“得了吧,人力氣那么大,要是想對你動手你現在早鼻青臉腫了,還能讓你喊救命主任同志,我來告訴你什么情況,你們店里這個顧客欺負顧客,也就是這位女同志,本來還想打人來著,這名男同志跟女同志是夫妻,他就站在旁邊,當然不能看著媳婦受欺負啊,就伸手按住了這個售貨員的手臂”
售貨員氣得臉都變形了,抬頭怒罵“你、你血口噴人我什么時候欺負他媳婦了,我是讓她別動冰箱”
“正好,”程蔓拍拍陸平洲肩膀,示意他把人松開,再看向僑匯商店的主任問,“您是商店主任,應該熟悉各項規章制度,既然您過來了,我也想問問您,你們商店里擺出來的這些商品,是不是真的只能看不能碰尤其是這個冰箱,是不是質量真的差到我拉一下,門就能掉下來”
僑匯商店主任還沒說話,就有不知道情況的人驚訝道“這冰箱不能碰嗎那怎么我上次過來,好幾個人碰了呢”
“是啊,我之前在百貨商場看冰箱,就打開冰箱門看過,售貨員也沒管我啊,”附和的人說著想起來,“哦對,她提醒我別把手伸進去摸了。”
八十年代初空調還沒有普及,雖然好的百貨商場里各柜臺都安裝了電風扇,但商場人多,風扇檔位開得再大,三伏天里面也跟蒸籠一樣。
所以這時候的人不會像幾十年后那樣,有事沒事跑到商場消磨一天,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解決。
現在的人,能在三伏天出門逛百貨商場或者僑匯商店,基本都是有東西要買的。
而能來僑匯商店買東西的人,家庭條件大多比較好,今天不會是最后一次來,也不會是第一次來,沒那么容易被忽悠住。
前面兩人開口后,陸續有人說話,內容也都差不多,總結起來就是冰箱是可以打開的,只是不能把手伸進去摸。
喝止程蔓的那名售貨員聽了,知道自己忽悠不過去,只好強詞奪理“我就是怕她把手伸進去摸,才制止她的。”
“你現在這么說,剛才提過一個字嗎”程蔓自問自答道,“沒有,你朝我喊的是冰箱門拉壞了我賠不起。”
旁邊有顧客說道“沒錯,我來得早,確實聽到他喊了這一句。”
程蔓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這里還是僑匯商店,里面的東西也不愁賣,你們售貨員端的更是鐵飯碗,不怕沒有顧客上門。但國家開設僑匯商店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為了讓你們騎在我們顧客臉上耀武揚威的,你們墻上還掛著標語呢,為人民服務,可你想想,這些年你做到了嗎又拿這句標語當回事了嗎”
那名售貨員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想開口辯解,可聲音還沒出來,圍觀的人就嚷嚷了起來“做到個屁我們這些群眾,哪次來買東西不是夾著尾巴,怕一句話沒說好他們沖我們甩臉子”
“甩臉子算什么,我還見過售貨員打人的嘞”
“沒錯,如果不是僑匯券只能在僑匯商店里用,誰稀罕來這買東西”
跟不怕得罪顧客的售貨員比起來,僑匯商店主任的顧慮則要多一些,他今年才四十出頭,調到僑匯商店沒幾年,是很想干出一番事業往上升一升的。
一個顧客有意見沒關系,兩個顧客有意見他也無所謂,可要是有意見的顧客高達一二十人,問題就大了。
所以在搞清楚情況,且見惹事售貨員毫無悔改之心,還想出聲辯解時,他忙提高聲音道“夠了你還嫌這不夠亂嗎”
售貨員嚇了一跳,轉頭看到領導黑沉的臉色,忍不住說“主任,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