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蔓早就想到了陌生人可能會不相信她的話,所以場地裝修好后,她每次來輔導班,都會把所有證書和營業執照背在了身上。
其實她更想把營業執照裱起來掛在墻上,但她擔心晚上回去后有人闖進來,見沒什么可偷的把營業執照給薅走了。
開門做生意,營業執照可是很重要的,不見了麻煩事一大堆,程蔓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把它跟其他證書裝一起放在身上。
雖然麻煩了點,但更讓人放心。
展示完個人證書后,程蔓把營業執照也拿出來給大家過了一遍。
看完這些證件,大家對程蔓的信任度有了很大提升。
之前程蔓向劉師傅介紹老師都是臨江大學的學生時,他心里還半信半疑,但這會大家聽了程蔓的話,沒一個人心生懷疑。
大家的疑慮主要在于,輔導班的老師本來就是兼職,他們又要帶那么多學生,分到她們孩子身上的注意力能有多少,教學效果能比得上一對一的家教嗎
程蔓聽后也沒有瞎吹,很實在地說“我們輔導班的教學效果,能不能比得上一對一家教這個問題說實話,我不敢回答說能,我只能保證同樣水平的老師,我們輔導班的收費會更便宜。”
有家長說道“便宜是便宜,可總得有效果啊,不然那不還是白花錢嗎”
“我是這么想的,只要老師水平高,教的是一兩個學生,還是個學生,差別其實不大。是,當學生人數升到十個以上,效果會漸漸變差,老師精力顧不上嘛。但是只要學生上課認真,效果肯定還是有的,只是進步多少的差別。”
程蔓話音一轉道“挑剔來講,我們這個輔導班,效果可能不如一對一家教,費用又不比孩子高中學費便宜,好像有點雞肋。”
家長們紛紛點頭,她們猶豫的點主要在這里,只是這話從程蔓口中說出來,她們總覺得有后續,便都盯著她看。
程蔓也的確準備了下文,說道“但你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我們輔導班費用比請私人家教更便宜,班里人少,上課效果說不定比學校更好,作為折中項可能有用,你們說是不是”
家長們一想,又覺得她這話確實有道理。
程蔓則繼續說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這里課程是按月來的,你們感興趣的可以報名讓孩子來上一個月課,孩子來感受過了,覺得不好,下個月不報名就是。反正一個課程才三塊,隨便從哪省一省就有了,跟孩子的前途比起來,三塊錢算得了什么,大家說是不是”
這話說進了大家的心坎里。
愿意頂著大太陽大老遠來這里的人,都是家里不太寬裕,卻又很重視孩子學習和前途的。
但她們家里再困難,擠一擠三塊錢還是能拿出來的。
這也是程蔓將課程周期定為一個月的主要原因,如果她把課程拉長,周期跟學期同步,費用就會飆升至十幾塊。哪怕平攤下來仍是三塊錢一個月,但一些家庭困難的人,肯定會望而卻步。
因此,雖然明知道按月收費對老師的教學水平要求較高,而且學生人數沒有按周期收費那么穩定,但程蔓考慮后仍然選擇了前者。
想把輔導班做起來,需要的不僅是穩定,還需要打開市場擴大生源。
雖然打開市場的辦法有很多,但想從這眾多辦法中找到有效,且步子不會跨太大的辦法并不容易。
程蔓降低門檻,讓更多人進來體驗效果,是相對穩妥的辦法。
對楊美虹帶來的人來說,這辦法直觀有效,至少現場大部分家長都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