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立刻就明白了,她之前還奇怪自己并不認識那個史姑娘,為什么她們偏偏要找武家的麻煩,現在才猜到是怎么回事。
“姓史”梅娘總覺得這個姓氏有些熟悉,想了想忽然問道,“可是丟嫁妝的那個史家”
韋姑娘說道“正是,丟嫁妝的就是這位史姑娘的堂姐。”
想到這兩次麻煩都是因為梁家,梅娘有些生氣,那梁家怎么就陰魂不散,非要纏上她了
見她蹙眉不語,韋姑娘只當是提起了她的傷心事,輕聲說道“梅姑娘不必難過,像姑娘這樣秀外慧中的人,日后一定會姻緣美滿的。”
話說出口,她才意識到自己一個未嫁的姑娘跟梅娘說這些話很是不妥,不由得飛紅了臉。
“現在沒事了,那我們回去了。”不待梅娘答話,韋姑娘就帶著雙兒匆匆離去了。
梅娘追上去再次道謝,才返回家中。
她想起這事兒瞞不住,便告訴了武大娘。
武大娘一聽說來找茬的是梁坤的未婚妻,氣得七竅生煙,破口大罵。
要不是武鵬死命攔著,武大娘就拎著搟面杖去砸梁家的大門去了。
梅娘也很無奈,沒想到跟梁家退了親,還有這么多麻煩事
想安安生生過日子,真是不容易啊。
這日一戶姓馮的人家請梅娘過去做菜,梅娘到了馮府,便有一個年輕的媳婦迎了出來。
那媳婦刻意打量了梅娘一眼,便滿臉堆笑。
“這就是梅姑娘吧,果然生得俊。”她意識到失言,隨即便說道,“今日是我們二奶奶想吃梅姑娘的菜,請梅姑娘隨我來。”
這次去的是一處套院的偏廈,屋子不大,看樣子是個院子主人的小廚房。
那媳婦撥了四五個婆子丫鬟給梅娘打下手,又對梅娘說道“菜和肉都預備好了,我們奶奶喜歡吃辣,梅姑娘做菜的時候記得多放些辣椒。”
梅娘去人家幫廚這么多次,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喜歡吃辣,還特意叮囑她多放辣椒的。
看來喜歡吃辣的人不止李韜一個啊。
待梅娘進了小廚房,就覺得有點兒不大對勁了。
木盆里養了一條活潑潑的大魚,灶臺上放著一大包辣椒,剁好的新鮮雞肉塊,還有一捆紅薯粉。
這些也就罷了,居然還有半罐子剁椒。
她覺得這些東西有些熟悉,略一思忖,不由得笑了。
京城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啊。
既然對方不說破,她也就裝作不知道好了。
梅娘叫婆子去殺魚洗魚,自己則借著這個時間,做了辣子雞和酸辣粉。
等魚洗好,她把魚放在菜板上,用刀把魚身兩側的魚肉片下來,切成薄薄的魚肉片。
魚片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凈,瀝干水分。
把魚片放入碗中,加入鹽、酒、蛋清、淀粉,用手抓拌均勻,給魚片裹上一層漿,腌制一會兒。
鍋里倒油,油溫六成熱的時候下干辣椒,炸出香味,倒入焯好的黃豆芽翻炒半分鐘,加鹽調味,盛入碗中。
鍋里留底油,放入魚頭魚骨煎至兩面金黃,倒入滾水,開大火煮半柱香的功夫,撈出魚頭魚骨,只留下魚湯。
再次把鍋燒熱,下蔥花、蒜末、干辣椒,炒出香味,倒入煮好的魚湯,加入少許鹽調味。
用筷子將腌制的魚片放入湯中煮上片刻,撈出放在黃豆芽的上面,倒入鍋里的魚湯。
最后在魚片上放一些辣椒、花椒、蒜末、蔥花,燒一勺熱油潑在上面。
只聽滋啦啦一陣聲響,小廚房里立刻充滿了被滾油激發出來的香味、辣味、麻味,到這個時候,一道水煮魚片就做好了。,,